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2024-03-29 11:25

  对于不会飞行的人类来说,小到溪流、沟渠、泥潭,大到海峡、山谷、密林,都是难以轻松逾越的障碍。

  而有一种建筑,以其特有的方式,成功突破了这些自然屏障,将原本遥不可及的两端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这种建筑就是桥梁。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图源:文心一格(图片由AI绘制)

  桥梁真厉害!它能把险要陡峻的天堑变成通途,让我们轻松跨越。生活中的桥也多种多样:方便行人过马路的过街天桥、分流汽车的立交桥、公园里形态优美的廊桥和拱桥……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那么,最早的桥长什么样?桥梁都有哪些类别?中国的桥梁技术现在世界上厉害吗?

  中国桥梁的发展起源

  “桥梁”的名字里就藏着它的秘密。

  《说文解字》中说:“桥,水梁也。”也就是说,桥的本义是在水上搭建的一根“梁”。书里还说:“桥之为言趫(qiáo)也”,这里的“趫”就是形容人走路轻快、矫健的样子。

  想象一下,一个人蹚水过河,另一个人从桥上走过,桥上的那个人肯定看起来更轻松、更快捷!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图源:文心一格(图片由AI绘制)

  中国桥梁建设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那时候的桥梁主要是用木头做的,有梁桥和浮桥两种。

  最初的梁桥只是简单的独木桥,就像一根长长的木棍放在河水上,让人们可以踩着它过河。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陕西西安半坡木桥假想图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尝试用石头替代竹子和木头来建造梁桥。在结构方面,梁桥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单孔发展到了多孔,就像一条长长的龙,有多个“肚子”可以让我们安全地过河。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浮桥是全世界史籍中最早记载的桥,诗经《大雅·大明》中记载的“造舟为梁”,就是描述周文王(约前1152~前1056)娶亲时在渭河上连舟搭桥的情景。

  早期人们还不会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建桥,但是常过的河每次坐船又不方便,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聪明的主意:把很多船连在一起,做成一座浮动的桥,让人们可以安全地过河。这就是浮桥的起源。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不同种类的桥梁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地形、地质和河道特征都不一样。

  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根据当地的特点,就地取材,建出了各种各样的桥,有碇步、梁桥、拱桥、索桥、舟桥等等。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碇步

  随着桥梁建造能力不断升级,逐渐形成了梁、拱、索、浮这四大桥梁基本体系。

  梁式桥以主梁为主要承重构件,是我国古代最普遍出现的桥梁,古时称作平桥。它的结构简单,外形平直,比较容易建造。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拱式桥以拱式桥拱肋为主要承重构件,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拱桥由伸臂木石梁桥、撑架桥等逐步发展而成,在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外形都是曲的,所以古时常称为曲桥。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索桥也称吊桥、绳桥、悬索桥等,以索、缆等为主要承重构件,多建于水流急不易做桥墩的陡岸险谷。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浮桥指在并列的船、筏、浮箱或绳索上面铺木板而造成的桥。浮桥可用于人行、公路、铁路。其构造并不复杂,架拆也方便,但维修费用高。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中国桥梁的“世界第一”

  从古至今,桥梁的建设一直是个技术活,展示了一个时代拔尖的科技智慧。

  中国桥梁建设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成就辉煌,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我国桥梁都有哪些令人瞩目的“第一”呢?

  相对高度第一“高”——贵州北盘江第一桥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图源:央视新闻

  北盘江大桥横跨贵州北盘江大峡谷,全长1300多米,让云贵两省紧紧地“手牵手”,当地人因此戏称它为“联姻桥”。

  该桥从桥面到谷底水面的高度达到565米,也因此成为“世界第一高桥”。它还荣获了“古斯塔夫金奖”,这个奖项在桥梁工程界被视为“诺贝尔奖”级别的超级奖项。

  跨海大桥第一“长”——港珠澳大桥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图源: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位于中国南海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海域的港珠澳大桥是一位“全能选手”,人工岛、桥梁和隧道它都有。

  港珠澳大桥长达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跨海大桥,也拥有世界最长、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国《卫报》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国内外媒体赞誉为“超级工程”。

  跨径拱桥第一“大”——天峨龙滩特大桥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图源:广西交投

  天峨龙滩特大桥位于广西河池市天峨县龙滩大坝上游6公里处,横跨红水河。

  这座大桥全长2488.55米,主桥跨度高达600米,如一座彩虹横架山谷两侧。它是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飞快,每小时能跑100公里。

  当这座大桥建成通车后,南丹县到天峨县下的行车时间将从原来的3.5小时缩短到1.5小时左右。

它为什么能突破山河的阻隔,让“天堑变通途”?

  图源:文心一格(图片由AI绘制)

  桥梁不仅仅是连接两岸的通道,还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每一座桥梁都承载着当地人民的记忆和情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策划:李欣哲

  审核专家:王圣伟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八届中俄博览会文艺演出架起中俄“文化桥”。

  • 中国海军第45批护航编队完成任务返回青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宁波与舟山之间金塘水道下方,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
2024-05-17 10:14
据估算,每辆新能源汽车每年减碳约1.66吨,中国2023年出口120万辆新能源车,每年可减碳约200万吨。
2024-05-17 10:10
5月15日,由载人航天工程投资建设、我国首个液体火箭发动机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点火试验成功,试验台发动机具备在千帕级以下真空工作环境中持续千秒的高空模拟试验能力
2024-05-17 10:08
4月29日11时08分,随着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刀盘缓缓转动,南通的崇太长江隧道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这条深潜地底的机械巨龙,将在长江水下掘进11.325千米,崇明岛不通高铁的历史即将终结。
2024-05-17 10:07
立足“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安徽正在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通江达海、左右逢源的发展优势。
2024-05-17 10:03
在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方面,江西将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2024-05-17 10:01
伴随螺旋桨的轰鸣,一辆“空中的士”——旅航者X2正展翅翱翔。看完飞行表演,步入小鹏汇天展示厅,大家对这辆“会飞的汽车”充满好奇。
2024-05-16 10:29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3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0%,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2024-05-16 10:26
这对宇宙线粒子的传播、星系气体的动力学和宇宙磁场演化等研究领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观测结果
2024-05-16 09:36
近日,前往月球探索的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16 09:08
《自然》杂志审稿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成果开启了量子互联网研究的新篇章”,“为未来大规模量子网络铺平了道路”。
2024-05-16 09:02
日前,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拎着一篮“冻眠”荔枝上台“带货”。
2024-05-16 08:59
既然有“小时”,那么是否也有“大时”?东西方的历法计时方法有何异同?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历法计时的交流与发展?
2024-05-15 17:04
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限制了更多新天然产物的合成,这些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罗小舟介绍,团队将持续推进菌株的开发改造工作,探索链霉菌在生产抗生素和天然产物等方面的产业应用。
2024-05-15 10:18
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中国残联14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全国助残日活动的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并介绍科技助残工作进展和科技助残创新案例。
2024-05-15 10:16
为促进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将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在着力规范竞争方面,《规定》顺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完善各类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标准及规制要求。
2024-05-15 10:15
研究团队经过大量研究论证过程,为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装备了多项先进智能算法及技术,充分确保了无人机集群的智能化和稳定性。”团队负责人介绍,未来,团队将继续在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通信距离、速率、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024-05-15 10:14
近日,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中心预警了一起因施工作业导致的供水泄漏三级风险事件:在人流量较大的蜀山区金寨路与南二环交口附近,管道长期暗漏,很可能导致路面塌陷。
2024-05-15 10:13
据近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机器学习工具创建了一个表现出混沌行为的电子电路的数字孪生模型。结果表明,新方法与线性方法相比,实现了更高的准确度,且比以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器的计算复杂性显著降低。
2024-05-14 10:36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家、HEPS工程副总指挥李煜辉表示,HEPS不是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造,而是从头开始建造。
2024-05-15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