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地球变暖,人们都有直观的认识,但对其产生的危害、原因以及该如何行动了解并不多。2008年,中央新影集团副制片人柯仲华开始了导演拍摄一部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纪录片的历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带领团队完成了影片《变暖的地球》。该纪录片以影像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全球变暖这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因其在科学传播上的影响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
叙述建立在科学逻辑基础上,不是先给出结论
有关地球变暖的学说很多,众说纷纭,处理不当容易陷入科学概念的空洞叙述中。如何让公众理解地球变暖,柯仲华抓住了一个核心数字——0.74 ℃,这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1906至2005一百年间地表平均气温长期观测得出的结论(最新数据为过去130年全球升温0.85℃。)
围绕0.74 ℃这个视角,纪录片展开了对地球变暖现象、原因及对策的阐述。柯仲华说,一些近似题材纪录片往往是主题先行,把人为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的观点生硬地呈现给观众,效果并不好。
“《变暖的地球》首度解析了本次气候变暖在地球历史上处于什么样区位,我们告诉观众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地球有过几度甚至几十度的温度变化,看上去目前零点几度似乎并不算什么,但纪录片又通过大量科学证据说明了近百年人类活动加剧了地球变暖。”柯仲华说。
为此,影片在创作构思上煞费苦心。地球上0.74 ℃这种细微温度升高,是否与太阳相关,需要从太阳到地球这种空间维度上来看;近百年0.74 ℃的温度变化,如果从远古到现代的时间维度,地位会是怎么样?从极地到远海沙漠的宏观维度,探寻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微观维度,0.74 ℃又造成了多大影响?
柯仲华说,叙述建立在科学逻辑基础上,不是先给出结论,而是把各种事实摆出来贯穿纪录片创作始终。在阐释科学事实时,也不是简单地用概念解释概念,而通过人物和故事来层层剖析。
《变暖的地球》背后有强大的智力支持。谢振华、丁一汇、郑国光和杜祥琬等一批著名科学家担任片子科学顾问,很多观点反复谈论求证,保证了分析的客观科学性。
据悉,《变暖的地球》此前曾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中国国际科教影视“中国龙奖”评委会大奖,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最佳中国纪录片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作品金奖等奖项。
柯仲华说,影片不仅引导中国公众全方位了解地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倡导采取节能环保的日常行动,更向全世界阐明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环境的重视、对气候变暖的关注,表达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并将进一步为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
为真实记录地球变暖,摄制组到恶劣天气环境中拍摄
地球变暖涉及大量科学术语,要讲好故事,让观众接受并不容易。
“有剧本才能进行拍摄,可地球变暖不单是科学问题,气候变化还与经济、政治等力量博弈相关,剧本需要站得住脚,要特别严谨。”柯仲华是剧本的主创人员,他说,光剧本创造就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观看影片,不少观众会被开篇精彩的三维动画吸引。柯仲华说,在讲述一些观点和评论时,没法用画面直接来展现,只好借助动画来表现,做到形象地艺术化表达。
用什么创意,做什么样的动画,又怎样兼具视觉效果和艺术?这些问题反复在柯仲华脑中徘徊。在时长71分钟的影片中,采用了30多分钟的三维画面。这些动画采用目前最为先进的三维动画技术,其制作足足花去了一年的时间。
“许多动画都是高仿真的,像这种动画每制作一格(相当于1/24秒),仅渲染生成就需要好些个小时,30多分钟的三维动画多费时,可想而知了。”柯仲华说。
为了采集地球变暖的证据,需要到全球各地寻找素材。摄制组远赴南极、西藏、远海、沙漠、台风、冰雪等各种恶劣环境中进行拍摄。为了真实记录地球变暖,他们必须到许多从未涉足的地方拍摄,还必须体会从未有过的艰难,比如扛着摄影机登上珠峰。从藏北草原到珠峰的拍摄计划,连续20多天,他们大多都是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工作。
作为一个影视从业者,用科普的方式讲述复杂的科学话题,对柯仲华也是一种挑战。他为此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只有我自己懂了,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至少是半个专家,才有底气去拍摄,把事情讲明白。”
柯仲华说,科普是对科技创新的未来投资,影视是人们接收信息的重要手段,他呼吁,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给影视科普予以更多支持,鼓励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