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精灵圈”
科技日报北京1月19日电(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18日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利用模型模拟和数据,为生态学的世界未解之谜——纳米比亚“精灵圈”(fairy circle)的形成,提供了全新解释。
自组织的规则性植被图案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其存在的原因是个未解之谜,尤其是关于过度散布(间隔均匀)的图案——譬如说著名的“精灵圈”,这一现象出现在非洲南部的纳米比亚,有相当多的圆形区域广泛散布在纳米布沙漠局部地区的一些草原上。这些诡异的圆形“补丁”直径在2米至35米不等,其内部寸草不生,周围却环绕着旺盛的野草,以致最早被认为是“精灵所为”。
虽然研究者们迄今已提出了多种理论来解释这种神秘的圈形景观,但是对其成因仍未达成共识。
此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科里纳·塔尼塔及其同事,将这两种不同的假设融入模型模拟中,然后使用来自四个大陆的野外数据进行验证。他们表明,这些自组织的规则性植被图案是由地下群居昆虫群体之间的种内竞争和尺度依赖反馈共同作用形成的,而不是其中任意一个单一因素造成的。
研究团队在纳米比亚“精灵圈”这项研究中表明,沙地白蚁群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沙地白蚁和草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大规模的“精灵圈”植被图案。(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