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属于亚健康和心理障碍疾病的高危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步入更年期这个特殊阶段。她们不仅要照顾家庭,还要承受工作带来的压力,同时还会因为更年期的到来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处在更年期的中年女性,由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损,可致阴阳失调,伴有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心情忧郁、月经紊乱、潮热汗出等症状,称为更年期综合征,程度轻重因人而异。中医“治未病”可以有效地预防一些更年期疾病,提升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银川市中医院药剂师在配中药。(王鹏/新华社)
“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批评“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的错误行为。“治未病”历经长期实践、完善,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可通过建立科学的健康管理模式、加强健康宣教、采取自助干预(如自我心理调节、饮食调理、生活起居调理等)和它助干预(如专科医生、心理医师实施的药物和非药物心理疏导、针灸、推拿等)的方法来提高中年女性的身心健康。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未病养生,防病于先
未病先防,即在未病之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而疾病的产生往往是邪正斗争的结果,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部条件,邪气侵袭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外因。
(1)养血为主,扶正祛邪
女性月经的过程要经历不同程度的伤血耗血,处于更年期的女性由于月经失调会造成月经过多、经期过长、崩漏等症状,导致失血量增加,气血不足,加剧脏腑功能衰弱。若不养血,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唇甲苍白、乏力等血虚的症候会频繁出现。因此,处于这一阶段的女性当以养血为本。比如经前可以用当归调经,也可以适量的服用归脾丸、四物汤、养血饮等中成药。
(2)谨防病因,生活规律
女性的很多疾病都是在特殊时期感受六淫之邪,尤其是风寒湿邪。更年期女性因经血量多容易造成气血亏虚,再者女性往往由于家庭、工作的双重压力,更容易出现起居不规律、失眠、梦多、生活节奏的混乱等,造成女性体质虚弱,病邪趁虚而入。因此保证生活的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也很重要。
(3)心理调养,平和心态
更年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变化过程,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出现一些症状是不可避免的,不必过分焦虑,需解除不必要的思想负担,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太极拳、八段锦、爬山、游泳等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改进人际关系,保持乐观情绪,树立信心,这样可以减轻更年期的症状,甚至不治而愈,重新步入人生坦途。
(4)饮食调养,防病于先
更年期女性的调节重点是顾护脾肾、充养肾气,调节恰当可以从根本上预防或调治其生理功能的紊乱。下面简单介绍几个食疗的方子:
七宝粥:强肾健脾。红豆50粒,黑豆64粒,黄豆56粒,莲子21粒,红枣24枚,核桃仁8个,先将红豆、黑豆、黄豆煮沸15分钟后再入莲子、核桃,再煮沸10分钟入红枣,1日3次;
虾米粥:补脾益肾,适应经量较多,或崩中暴下,经血色淡或有块,腰膝酸软,形寒肢冷,便溏,纳呆腹胀等症。大虾米10个,小米100克,盐、味精、麻油、葱末适量,将虾米切成小丁,小米淘净,共煮粥,加调料即成,每日1次;
地黄枣仁粥:补阴清热,适应五心烦热、面热汗出、耳鸣腰酸、烦闷易怒、口苦尿黄、多梦便干等症。酸枣仁30克,生地黄30克,大米100克;
鲜枸杞汁:补肝益肾,适于月经紊乱或多或少,或先期或退后、头晕目眩、五心烦热、面潮红、腰酸软等症。鲜枸杞250克,洗净后用纱布包裹,榨取汁液,每次10~20毫升,每日2次;
除此之外,鸡蛋、动物内脏、瘦肉、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及菠菜、油菜、西红柿、桃、橘等绿叶蔬菜和水果可预防贫血;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可食用粗粮(如小米、玉米渣、麦片等)、菌类(如蘑菇、香菇等)、芹菜、苹果、山楂、酸枣、沙拉、绿叶等降压安神;多食用黑木耳、黑芝麻、胡桃等补肾食品。
(5)膏方调补,美容养颜
有一部分中年女性在家庭和社会双重压力下,卵巢功能因受到抑制过早衰退,导致内分泌、代谢、生殖等系统功能低下,这种状况已经是中医说的“病”(亚健康状态)了。为了调和阴阳、畅通气血,膏方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通过辨明体质,制定适合个体的调养方案,才能达到无病增强体质、有病调养身心的目的。
(6)定期体检、防患未来
更年期是多种疾病的频发阶段,定期、及时地全身体检和妇科检查对疾病的预防有着积极作用。2011 年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妇产科学系发布的《北医中年女性健康状况及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年女性身心压力大,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中年女性中,有75.93%的人深感疲乏,55.87%的人易激动,列于第三位的是关节疼痛。早期发现征兆,早期诊断疾病,有助于早期治疗。若出现月经来潮持续10天以上仍不停止, 或月经过多或若绝经后阴道出血、白带增多, 应及时就诊,进行相关检查。
2、欲病救萌,防微杜渐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气具有疏通、生发、条达、畅泄等功能,女性多愁善感,思虑过多容易引发肝气郁结,中医认为乳腺增生也是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乳络经脉阻塞不通所致。适逢更年期的女性还会出现月经紊乱,伴有心烦、失眠、焦虑、潮热出汗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有所觉察,适当使用疏肝解郁药物进行调养,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
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心理疏导室,采取更加科学与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为中年女性提供细致入微、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各种心理服务项目,帮助女性缓解压力,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既病早治,防其传变
凡病之始而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疗。因此一旦有病,应立即诊治,使其消失,防其传变。过多的劳累和压力容易导致女性身体体质偏弱,久弱致虚,而多虚易导致瘀血产生,血瘀日久,脏腑得不到气血的濡养,亦可致虚。因此如果稍有不适的感觉,可根据情况选用益母草,桃花、红花等活血补血药物调理,针对中年女性特有的疾病,积极治疗,控制疾病的传变。
4、病后调摄,防其复发
中年女性缺少锻炼时间,精神压力大,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乳腺癌等肿瘤发病率也较高。在心脑血管疾病恢复期和乳腺癌术后,更要注重辨证施治、疏肝解郁。《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适,故形坏而无子也”,这句话表明肾在女性生长壮老的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在中年女性疾病的调治中主要以“肾”为主,运用中药来调解肾阴、肾阳的偏盛与偏衰,同时注重保存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医师 方泓
“达医晓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