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年”之后是什么

2017-02-27 09:27 来源:科技日报  我有话说
2017-02-27 09:27:57来源:科技日报作者:责任编辑:白璐 肖春芳

  心理话

  2017年才过两个月,一个必定入选“年度热门”的梗就出现了——“1988年的中年女子”。人们(尤其女性)对政治的热情,远远敌不过对“中年”两字的敏感,而这敏感中,又包含着颇为复杂的情绪:惊讶、否认、焦虑、沮丧,甚至恐惧。虽然这些情绪可以被表面的搞笑所遮掩,但它们才是引起热烈传播的真正原由。“中年”真的这么可怕吗?不。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引起焦虑或恐惧的往往并非事物本身,而是其背后的“不确定因素”。那么,隐藏在“中年”背后的是什么呢?

  被强行缩短的价值周期

  “1988中年梗”可能是个无心之误,却十分巧妙地揭示了社会对个体价值周期的态度。所谓价值周期,是指个体价值从产生开始到被消耗的过程。而个体价值是复杂的,既包含作为其劳动力直接创造的价值,也包含其精神成果、情感联结以及自由意志下的各种发展所得。理论上,价值周期和生命周期是同步的。2002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划分了人的年龄阶段:44岁以下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岁为年轻的老年,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这个划分标准将人类成年后的生命周期设定向后推迟了10年,旨在提升人们的心理感受和抗衰老意志。西方社会已经普遍将Life begins at forty (人生从40岁开始)的励志格言修改为Life begins at sixty(人生从60开始)。然而,我们所处的社会却走在相反的方向,对个体价值周期的判定,不是延长的,而是缩短的。

  价值周期的缩短,源于价值要求的狭隘——赚钱、生育,这是当前社会的主流要求,而这要求也影响着大众价值观的构建,不会赚钱的“失败者”和没有适时婚育的“剩女”都被认为是可耻的。在精英阶层缺失的社会结构下,大部分人不到45岁,就要无奈面对新生廉价劳动力的残酷竞争,女性更要承担生育机能衰退(以及体现出这一点的外在衰老)的风险,35岁已是默认的“死线”——这才是社会意识中的“中年”,紧随其后的就是价值退行。

  “中年”之后仍是丰盛自我

  在社会要求所形成的压力环境下,我们是否还有不被胁迫、保持平和心境的可能?有,我们可以,并且应该尝试以下3点:

  切实可行的保障计划。“中年”危机中,最令人忧虑的确实是经济机会的丧失。日本早稻田大学心理研究小组进行的“职业与心理健康相关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从事“越老越值钱”的工作(如律师、医生、艺术家、评论家、咨询业者等)的人,对未来的焦虑感最低,心理健康与年龄的增长程度最趋正比,因为这些工作强调资质、经验以及不断丰富的个人观念体系。反之,不易形成经验积累和个体形象、具有较高可替代性的工作(体力劳动及简单技术应用者),以及变化性、风险性较高的工作(商人、体育业、娱乐业)的从业者,焦虑感较高、心态变化也更不稳定。虽然我们无法全部选择同一类型的工作,但意识到那些有助于自我保障的因素,作出“中年”之后的合理发展计划,是获得现实安全与内在安全感的根本。

  不被“功能自我”吞没的完整自我。除了进行切实可行的保障计划外,你还必须意识到,你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来到这世界,并不仅仅是为了发挥某一方面的功能,比如赚钱和生育。因此,某部分功能的衰退,并不代表整体价值的衰减。在生理衰老的同时,致力提升自己的智慧与趣味,尝试发展更成熟的情感关系,认同自己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记忆与体验的价值,都有助于我们平和地面对年龄变化,用自己的节奏迎接生命周期的更替。

  与环境中的恶意坦然相处。社会要求与压力的形成,并非仅仅与历史文化有关,社会资源分配者才是其背后真正的推手。包括“1988中年梗”的传播在内,我们时常能感受到来自隐秘之处的恶意,而我们要做的,是与之坦然相处,不必过于热衷谈论那些“梗”,可以花更多时间去尝试那些与年龄(实质是年龄的刻板印象)相反的事。Instagram上的红人Baddie Winkle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子,她今年88岁,凭借惊人的时尚感和勇气,代言潮牌并拥有280多万粉丝,不但自得其乐,也带动了更多人去寻找生活中的新色彩。对这样的人而言,“中年”又算什么呢?即使做不到像她那样,至少,我们可以允许自己不仅仅作为一个子宫、一张脸、一份低薪求职表,而是作为一个更有用有趣的人存在,那样,即使“中年”之后,我们也会庆幸自己来到了现在的年龄,以及和它匹配的生活中。蒋 硕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责任编辑:白璐 肖春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