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争分夺秒!心梗发作如何救急?

2017-03-03 18:12 来源:山西日报 
2017-03-03 18:12:50来源:山西日报作者:责任编辑:金赫

  原标题:心梗发作 如何救急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医、转诊时间延迟,会导致治疗时间缩短。三甲医院设立胸痛中心,建立科学、高效救治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发病人数上升 及时施救不易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15年中国心血管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0万人,其中,每年新发病患者约70万人。

  我省没有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根据全国相关数据资料推测,每年急性心肌梗死新发病患者约为1.3万人。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方法是急诊介入治疗,把堵塞的血管开通。但与庞大的发病人数相比,真正能够获得及时救治的很少。2015年全省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网络直报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全年仅有800例患者得到及时介入治疗。

  “采取溶栓或介入治疗的患者,仅占发病人群的30%,对于70%的患者而言,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有的死亡,有的则发生心功能损害而致残,这一现实状况令人心痛。”省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主任宋晓健说。

  前段时间,一位临汾市43岁的男性患者感觉腹痛,其爱人经营着一个小诊所,凭经验认为是胃痛,就给他按胃病输液治疗,结果一天多时间都没有好转。后来,家人辗转送至一所三甲医院,患者被诊断为心肌梗死,从发病到确诊已经有30个小时,患者最终去世。

  “这样的病例屡见不鲜,都有着让人心痛的教训。首先,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症状不典型,经常表现为胃疼、肩膀疼,甚至还有的是牙疼。其次,病情进展快,如果抢救不及时,几个小时就会致命。第三,获得有效治疗的时间越晚,效果越差。如果发病1小时内获得有效治疗,死亡率为1%;随着时间延长,死亡率会快速上升,6小时之内获得有效治疗,死亡率会升至6%。”省心血管病医院院长韩学斌介绍。

  通常而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6小时之内,发病12小时之内也可以做,但效果不佳,超过24小时,心肌坏死面积大,介入治疗犹如“水淹旱田”,无济于事。

  发病诱因明确 防范意识当先

  急性心肌梗死前些年属于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疾病,现在呈现出年轻化趋势,40岁至50岁的男性成为发病的高危人群。在省心血管病医院接诊的患者中,也不乏20多岁的年轻男性。

  专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诱因多为以下几种:一是情绪波动,大喜大悲,致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血管痉挛;二是暴饮暴食,摄入大量油腻食物,使血液粘稠,易堵塞血管;三是过度疲劳,长期不良睡眠使人的免疫功能、身体预警功能下降,“过劳死”多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另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控制不良以及大量吸烟、酗酒、肥胖等,都是心梗发病的诱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因为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当患者血压突然升高时,极易造成动脉内斑块破裂,致使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死。”宋晓健强调。

  为防范心梗发生,要注意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降低患病的可能性,特别是要避免动脉硬化发生。假如已经发生动脉硬化,则应将其列入心肌梗死疾病防范重点人群。患者自己也应有防范意识,当发生胸痛、胸憋等症状时,要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切勿大意。心梗患者在发病前一周时间,就会出现体能下降、胸口憋闷等身体不适状况,须引起高度重视。

  胸痛中心建立 高效救治成真

  由于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症状不典型,患者及家属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多数患者都是辗转几次,才获得专业医院的救治。就医、转诊时间延迟从而导致患者治疗时间延误,一直是现实问题。

  进入急诊的患者,通常需要先进行分诊,组织心内科医生会诊,再转至住院进一步治疗,按照这样的常规程序进行,通常在2小时以上,导致患者接受院内救治时间出现延迟。

  近几年,为了加快心梗患者救治速度,许多三甲医院在急诊科开通“绿色通道”,通过“先收治,再办入院手续”以及在急诊科设置溶栓治疗等具体举措,以改善就医流程。胸痛中心是基于“绿色通道”的运行,建立的一种更为科学的救治体系。

  “心梗患者的救治,不只限于急诊科,需要全院相关科室的协同参与,包括急诊、心内、导管室、影像、超声、CT、综合检查等科室的共同参与,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救治模式,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韩学斌说。

  2015年3月,省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成立,经过8个月积极建设及完善,当年11月份,顺利通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认证。“中心成立后,普及胸痛患者急救理念的同时,将急救网络不断从院内向院外延伸,通过医联体内医院协作、周边县区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转诊等方式,着力构建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并且取得明显成效。”韩学斌介绍。2015年,该院实施了346例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手术,而在2016年,实施712例。这也有效证明,随着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患者的救治时间更为高效,救治能力进一步提升。

  急救知识及诊断能力培训一直是宋晓健的重要工作内容。“具体来说,医院内要对急诊、心内科医护人员进行救治能力培训,对辅助科室进行协作技能培训。医院外主要对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病情鉴别、诊断培训。”宋晓健说,“我们所做的工作,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治疗,挽救患者生命。”(记者秦洋)

[责任编辑:金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