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烧了——多喝点水”、“我胃疼——多喝点水”、“我心情不好——多喝点水就好了”……有没有曾经被以上言语打败过的经历?虽然水真的不是无所不能的保健品,但是饮用水中的“营养素”确实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在23日举办的水中矿物质和健康国际论坛上,数位国内外专家数位专家指出,除了膳食外,饮用水中也能提供人类健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饮水不足会危害健康,每日不仅要保证充足饮水量,不同人群还得“喝对水”。
饮水不足会损害认知能力
在营养学家们看来,水不仅有解渴用途,水中营养素同样值得重视。那么饮用水中的营养素究竟有哪些,又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哪些作用呢?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冠生教授给出了答案。他指出,目前研究发现饮用水中约有21种矿物元素被认定可能是人体所必需,其中有14种对人体健康是必要的。
马冠生表示,饮用水中的钙和镁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并且水中矿物质的摄入占膳食总摄入的贡献在一个比较宽的范围,最高可以达到20%。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也专门对此问题开展过专题研讨,并将相关研究内容已汇集成《饮用水中的营养素》一书。马冠生说,不仅是世卫组织在研究,我国也存在矿物质摄入不理想的情况,据相关调查,国内居民膳食结构中钙等营养素摄入不足,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从饮用水中摄入钙镁就是一个重要补充途径。
同时,他还强调了饮用水对认知能力的影响。他说,大脑组织中含水比例为85%,如果水摄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Bar-David等人发现在自然情况下发生脱水的儿童,其听觉数字广度、语义灵活能力和图像识别能力有降低的倾向,说明缺水同样会降低儿童的认知能力。”
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公卫学院流行病及生物统计系首任系主任何卡也明确表示,水是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其他营养物质,特别是微量矿物质的载体,这也是世界长寿地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对于这些能给人类身体带来积极影响的微量元素更加重视。
专家呼吁:饮用水有待实现“本土化”、“存优制”、“个体化”
在研讨了水中矿物元素的重要性之余,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则显得更加“冷知识”——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饮水健康标准应有别于成人。
众所周知,儿童尤其是更低龄的婴幼儿的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绝大多数家长都会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而挑选更健康的膳食。但是对于儿童应该喝多少水,婴幼儿饮用水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大多数家长还没有特别的概念。
来自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德国镁研究学会前主席Jürgen Vormann教授介绍道,在欧洲人们几乎不会选择纯净水,并设有相关完善法律,针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饮用水标准作出明确要求,“比如须含有一定量的矿物元素且总矿物质含量不能太高,钠的含量不能高于20mg/L,有害物质含量应该更低,微生物要求更加严格等。”
长期研究水质的第三军医大学舒为群教授也表达了相同观点,她提到,现在很多校园直饮水都是采用纯净化的方式,去除了水中的全部矿物质,这将对儿童身高、牙齿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舒教授还提出建议,对饮用水的处理需要从安全和健康两方面考虑,对于长期饮用的水,需要保留一定量的矿物元素。
针对如何在保证水质安全基础下实现健康喝水的问题,她建议,一是饮用水标准应实现本土化,即不能照搬西方标准,应考虑东方人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二是饮用水处理应实现存优汰劣,即尽量去除有害物质、尽量保留天然有益元素、尽量避免添加人工物质;三是饮用水选择应实现个体化。对于发育期儿童,应选择无污染、有适宜天然矿物质的水;对于代谢综合症患者和绝经期妇女,应选择碱性离子丰富的天然矿泉水;对于对于健康成年人,应选择合格的自来水、天然水或净化器处理水。
此外,马冠生也表示,各种年龄等细分人群的推荐水摄入量将成为目前和未来世人面临的重大挑战。(刘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