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那张让你认识人类进化的图竟然是错的!
首页> 科普频道> 知识分子 > 正文

那张让你认识人类进化的图竟然是错的!

来源:光明网2017-07-13 09: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摘要]探索人类进化这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为人类建立自己的家谱。不用说,和普通的家谱一样,也应该是一个树状的、发散的家谱,而不是一条直线的家谱。

  撰文 | 崔娅铭

  责编 | 陈晓雪

  不管你是否对人类进化感兴趣,你都一定见过一张“人类进化图解”。在这张图上,画着各种半人半猿的动物的侧影,它们从黑猩猩开始,排成一队,从左到右慢慢直起身子,直到最右侧的人类完全直起身体。如果你并非生物专业出身,那么你对人类进化的最初和最深刻印象可能来自于这张生动的图解。而且你一定看过不止一张,因为它自从诞生以来就被各种改编和恶搞,有的画着猿类好不容易站了起来,最后却又成了程序猿;

那张让你认识人类进化的图竟然是错的!

  在冷战期间被用来警示核危机;

那张让你认识人类进化的图竟然是错的!

  有的说人类越来越胖;

  还有辛普森一家的版本。

  一张画被恶搞到匪夷所思的程度,除了神秘的蒙娜丽莎,恐怕找不出第二张了。这正说明了这幅图的风靡程度。它多么简练地解释了人类进化的过程。这幅画一出世就得到了流行文化的热烈追捧,几十年间有无数人改编和恶搞,简直成了现代文化中标杆式的存在。连吹毛求疵的谢耳朵都把这幅画穿在身上。然而,很多人类学家和进化学者都对这幅画意见重重,认为这张帮助很多人认识了人类进化的图,却也深深误导了对生物学一知半解的吃瓜群众。

  追本溯源

  这图究竟错在哪里?我们先来看看这幅画的原始版本长什么样。

  这幅画最初来自于一个科普著作。它诞生于1965年,是美国自然历史画家鲁道夫·扎灵格(Rudolph F. Zallinger)为时代公司的《时间-生命》丛书的“早期人类”卷创作的插图。原图名为《进步的行进》(March of Progress)。

那张让你认识人类进化的图竟然是错的!

  图源于维基百科

  原画是一张很长的图,一共画了15个人类祖先的行走侧影。但是因为这张图太长了,如果勉强将其当做插图缩小,印在一页上,读者们可能就看不清楚画上的细节,辜负了这张精良的画作。这样,出版商只能把它印在一张比四页纸还长的折叠页上,需要全部展开才能看到图片的全貌。但是,如果你不将其展开,就只能看到第三到第五,以及最后的三个人像,一共六个侧影。现在流行的各种恶搞版本就是从这个简化版本改编而来的。

  数量少了,中心思想并没有改变:他们全部面朝右侧,一个接一个地排成一队,从左到右一个比一个站得直,似乎在一起向右侧行进。

  这卷书的作者是已故的古人类学泰斗,美国人类学家弗兰西斯·克拉克·豪威尔(F. Clark Howell)。既然作者这么牛,插图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没错,这副图上的15个侧影,全部是真实的科学发现,囊括了当时发现的几乎所有“人类化石”种类。

  从左到右分别是:上猿、原康修尔猿、森林古猿、山猿、腊玛古猿、南方古猿、傍人、高等南方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梭罗人、罗德西亚人、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现代人。

  现在看来,其中有些化石种类并不属于人类,是人类进化的旁支。但尽管如此,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进化链条,从猿到人,环环相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进化并非环环相扣的链条

  众所周知,这是一张描绘人类进化历程的图。对一个没有特殊古人类学知识的普通人来说,最左侧画的就是猿猴,画上的最右侧是我们现代人。这让我们从本能上认为,人类的进化就是从猿猴开始,经过中间一个接一个的进化阶段,最终变成了现代人。

  但是,进化并不是这样,像一条锁链,一环扣一环的。而是更像是一棵树上的树杈,不断地发散。即使我们仅仅从进化这棵大树上截取人类进化这一小丛树枝,上面也有枝枝叉叉,每一根小树枝,都代表了人类进化中的一个支系,但其中只有最长的那根树枝代表了现代人的进化过程。

  而在这幅图上,作者一股脑地把所有已知的化石都放了上来,还让他们站成一排齐步走。这就好像你奉妈妈之命整理出一张家族的家谱,本来家谱应该长这样:

  而你却整理成了这样:

  外公——爷爷——大叔——二叔——大舅——爸爸——大表哥——大堂哥——二表哥——我

  我们不用想都知道,家谱应该是发散状的,其中只有一支是你的直系亲属;而不应该把所有的家族成员都拉进来,按照年龄大小排成一条直线。原因很简单,你的父母是你的爸爸和妈妈,而不是你的二表哥,尽管他的年龄比你大。你的大堂哥、大表哥和二表哥,都是家族成员,却不是你的直系亲属。

  探索人类进化这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为人类建立自己的家谱。不用说,和普通的家谱一样,也应该是一个树状的、发散的家谱,而不是一条直线的家谱。无论《进步的行进》这幅画的本意如何,但这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发现的七大姑八大姨全部一股脑放在画里,让他们排排站齐步走的做法,给人的印象就是人类的家谱就是这样一条直线。

  实际上,进化应该用一棵树,而不是一根线来表示,科学家们也花了很久才认识到。最初,在达尔文的提示下,人们认为人类就是由现代的猿类进化而来,于是希望找到人类和猿类之间“缺失的一环”。这样,人们每发现一件似乎介于猿类和人类形态之间的化石,就宣布自己找到了这“缺失的一环”。

  后来,随着化石的发现越来越多,人和猿之间缺失的似乎并不止一环,而是很多环。于是,人们就想当然地将这些化石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起来。但这样还是无法解决问题,因为其中很多生活时代很近的化石,形态却相差非常大。这样,人们渐渐意识到,人类进化比最初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可能包含很多条不同的支系,就像一棵树,而不是一条线。

  后来我们又发现了大量的人类化石,但直到现在,我们也还无法完全确定,究竟哪些化石代表的类群属于现代人这一支系。不同的学者有着自己各自的解释,这个问题要靠发现更多的化石才能解决。

  现在的黑猩猩怎么还没变成人类?

  除了“进化线”还是“进化树”的问题,这幅画还有一个不那么显而易见的问题。画中的所有远古人类都向着最右侧的现代人走去,这似乎暗示着大家都是奔着现代人的方向在进化。真的是这样吗?这些远古人类的最终目标就是进化成现代人吗?

  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被误解的问题。你是不是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今天的黑猩猩还没变成人类?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变成人类呢?之所以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明白进化的方向。

  如果要回答进化是否有方向性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说,进化当然有方向,进化的方向就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不信你看,在进化的过程中,单细胞生物变成了多细胞生物,人比黑猩猩更聪明,这不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吗?

  别着急,让我们从头理一理。要想明白进化的方向,就要看一看驱动进化的力量是什么,以及这种力量是否有方向性。进化的驱动力是什么?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详细地讲述了物种发生变化的原因,那就是适应环境。换句话说,进化的驱动力是自然选择,进化的目的是适应环境。

  所以,进化的确有方向,这个方向就是适应环境的方向。一个物种经过了自然选择而能够成功地生存下去,它就是适应环境的,我们就可以说它进化了。但是,物种并不一定非要变得更复杂,更高级才能适应环境。单细胞的细菌虽然结构很简单,在进化树上的位置很低,但并不影响它们好好地生存,它们在自己的环境中能够好好地活下去,就说明它们并不需要进化。进化并不是随时都在起作用,只有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进化才会出现。

  今天存在在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动物,都是经历了长期的适应性进化,能自如地生活在自己的环境中的,进化的产物。所以,现在的黑猩猩之所以没有变成人类,是因为人类根本就不是黑猩猩变来的。人类的祖先的确是一种猿类,却并不是黑猩猩或任何一种现存的灵长类动物,而是一种已经不再存在的猿类。黑猩猩也是在长期的适应性进化的过程中,适应了丛林生活,变成现在的样子的。黑猩猩进化的方向就是它现在的样子,它们根本就不需要进化成人类。进化成人类的是另外一个和黑猩猩亲缘关系密切的猿类支系。

  其实,《进化的行进》这幅画最初只是一个插图,书中对这幅图的注释解释得很清楚,其本意并没有暗示人类的线性进化,也没有暗示人类进化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这幅画在现代文化中的流行程度绝对是作者始料未及的。而流行令它完全脱离了最初的科学性,最终反而传播了对人类进化的误解。

  就是这样,这幅现象级的插图本来是一个艺术、文化和科学的完美碰撞,却也因为科学上的不严谨而问题多多。有时候真的是不得不承认,让科学流行起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简介:

  崔娅铭,198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古人类学博士。

[ 责编:宋雅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

  • 看国球,度国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坚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
2024-09-30 10:00
作为信息通信业“风向标、晴雨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日前在京落下帷幕。
2024-09-30 09:58
相信随着各项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的氛围将更加浓厚,广大妇女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提升。
2024-09-30 09:57
大规模设备更新关系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2024-09-30 09:56
天峨龙滩特大桥主孔将世界混凝土拱桥跨径世界纪录一次性提高155米,比国外最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大210米,建造风险大。
2024-09-30 09:55
除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推出的《唐宫夜宴》,河南台的另一部大空间沉浸展《隐秘的秦陵》也在上海获得广泛关注。
2024-09-30 09:54
接下来,释放出的氢气可能与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甲烷(一种可以在火星黏土表面储存数十亿年的碳形态)。科学家提出,这些被封存的火星碳或许有一天能被回收并转化为推进剂,为火星与地球之间的未来任务提供动力。
2024-09-29 09:50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地球外核存在一个与赤道平行的环状区域。液态外核内探索到的低速地震波暗示,这些轻化学元素浓度较高,可减缓地震波的速度。
2024-09-29 09:49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确定了被称为“引力盆地”的关键区域。这项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于宇宙复杂引力动力学的理解,也让科学家更清楚地认识到塑造宇宙结构的力量。
2024-09-29 09:4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态势更加明显,第一产业基础地位巩固夯实,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
2024-09-29 09:49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此次长江口二号古船试发掘区域位于古船南端。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说,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工作站是目前我国最先进、体量最大的智能化考古专用工作站,填补了我国超大型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领域的空白。
2024-09-29 09:49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听到“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趴着午休会导致胃下垂”“孩子身材矮小可以打增高针”等等说法。
2024-09-27 09:20
记者在丹江口大坝现场看到,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丹江口大坝已经建成全要素、全天候动态监控体系。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水利行业协作奋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2024-09-27 09:20
不到一年,杨绍辉就夺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并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2024-09-27 09:18
在算力的支持下,东数西算、东数西渲、东数西训、东数西存,应用场景更加多元,不少贵州本土企业也开始布局新的赛道。
2024-09-27 09:16
在阮祥燕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照片格外醒目——她身着蓝色手术服怀抱一名新生儿,对着镜头深情微笑。正是这名女婴的降生,让她有了“冻存婴儿之母”的称呼。
2024-09-27 09:12
我科学家团队利用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以下简称“CiPS细胞”)制备胰岛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
2024-09-27 04: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2024-09-26 10:23
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长在未来,在播种孕育的过程中,奔走在各地的科普大篷车、深入乡村基层的科普教育活动和服务平台,正不断赋予齐鲁大地科学的神奇与美好。
2024-09-26 10:17
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报告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全球7个SDGs及中国227个可持续发展指标定量评估。
2024-09-26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