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漫长的过程不仅会给妈妈们带来新生的喜悦,伴随她们的还有孤独、疲劳、消极等心理变化,其中还有极少数严重的新妈妈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她们可能是患上产后抑郁了。那么,产后抑郁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患上产后抑郁的母亲又该怎么办呢?
产后抑郁是抑郁症的一种,《中国妇女报》介绍,产后抑郁主要在产后6周开始出现,其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因素。《北京晚报》介绍,妊娠期女性雌、孕激素变化较大,易引起情绪波动,心理较平时更为纤细敏感,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都会引起她们的负面情绪,进而出现一些情绪、认知、行为的改变。
2.心理因素。心理方面原因在产后抑郁的发病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北京晚报》报道,有些头胎孕妇对生产过度恐惧,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担心生产中可能遇到的某些问题,使其心情过度焦虑难以放松;还有些人过度在意胎儿的性别问题,无法对新生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实际上,很多年轻产妇在怀孕期间并没有充分做好身为母亲的心理准备,结果等到胎儿出生以后,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往往会让她们难以适应。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许多方面,比如说我们常说的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以及产后是否有足够家庭支持、是否有人帮产妇带小孩儿、是否有人帮产妇做家务等等。如果有足够多的社会因素方面的支持,那么产妇完成从女孩到母亲的角色转变,以及顺利度过可能发生产后抑郁的时期可能会更容易一些。光明网介绍,在现实生活中,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而应对压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一个家庭来共同应对。夫妻双方因为相爱所以会更在乎彼此,也能更敏感地捕捉到对方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对方有负面情绪,要积极关注,倾诉或发泄都是缓解情绪的良方。若将家庭筑成心里最坚强的后盾,产妇就会跨过所有的困难。
4.遗传因素。除上述原因以外,如果产妇原生家庭的家庭成员有人患有抑郁症,或者其他的精神类疾病,那么这个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概率就要更高一些。
对此,《中国妇女报》提醒,产妇应该做到四个合理,即合理定位身份、合理期待家人、合理期待他人、合理分配精力。此外,产妇本人应重视自身情绪的变化,学习自我管理情绪,也应学会如何跟家人、朋友表达,把积压的情绪发泄出来,不要觉得丢脸。如果自己或家庭解决不了,就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家人懂得对产妇加以关爱,而产妇本身知道生产后生理、心理上发生的改变,并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相信产后抑郁会被扼杀在摇篮中。(马鹏琛)
本文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医学心理学博士聂聪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