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把原油从石头缝里“洗”出来
首页> 科普频道> 能源·生态 > 正文

把原油从石头缝里“洗”出来

来源:科技日报2021-06-23 14: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大庆油田经过60多年的开发,主力油田即将进入后油藏阶段,采收率要提高一个百分点,不亚于百米短跑成绩提高0.1秒的难度,还有办法吗?大庆石油人给出了肯定答案。

  依托不同时期国家重大专项、中国石油重大专项科技攻关等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科技创新为老油田带来新曙光。大庆油田自主创新复合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复合驱技术就如同一种超强的“洗衣液”,把石头缝里的油“洗”出来,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

  科技日报记者6月22日从大庆油田获悉,截至2020年,复合驱在大庆油田累计动用地质储量2.57亿吨,累计从石头缝里“洗”出原油3759万吨,产量连续5年超过400万吨,已成为大庆油田百年油田建设重要的开发技术之一。

  不盲从权威,攻克关键核心难关

  上世纪80年代初,外国专家对复合驱在大庆油田的应用判了“死刑”,认为大庆原油酸值低不适合三元复合驱。

  权威论断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可借鉴,但不能迷信。大庆油田科研人员不盲从、不放弃,经过大量实验、理论分析,首次揭示了原油中杂环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下与外加表活剂协同作用形成超低界面张力机理,创建了表活剂与原油定量匹配关系,打破了依赖原油酸值的传统理论,得出“复合驱技术在大庆不但可行,而且效益可观”的结论,为大庆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找到突破口。

  搞复合驱试验最“卡脖子”的是表面活性剂,只能从美国进口,高昂成本成为制约推广瓶颈。

  “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不但要做到,还要做得更好!”大庆油田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展开攻关,吃住在实验室。经过上千次实验、上万次分析,实验记录本摞起来有一人多高,团队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了三年工作量,终于成功研发出“国字号”表活剂,填补国内空白,综合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成本降低40%,为油田节省了大量引进资金。

  复合驱油井结垢是又一个令大庆人“头疼”的世界级难题。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系统科研团队展开技术攻关,2012年,自主研发清防垢剂系列产品,配套三元复合驱采油井复杂垢质清防垢举升工艺技术,截至今年油井连续生产时间由87天延长到463天以上,大幅度降低了维护成本。

  如今,大庆油田在油田含水率达到98%的极限开采条件下,复合驱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再提高采收率16个百分点以上,使大庆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6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造了中国石油开发奇迹。

  走出国门,复合驱成为中国石油科技的“世界名片”

  大庆石油人30年持续创新,占领了世界三次采油技术制高点,复合驱成为大庆油田战略性接替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复合驱技术的国家。

  2012年底,大庆油田决定与国外某油田开展合作,让三次采油技术“走出去”。但该油田属于超高温和高矿化度油藏,超出了世界范围内复合驱公认的技术界限。

  此项技术,在大庆行,到国外油田应用行吗?技术人员经过几十个方案、上万次实验,攻克了理论和技术难题,研制出性能优良的抗高温高盐的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产品。

  实验结果表明,该三元复合驱体系可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经外方国家实验室验证,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外大公司提供的配方,外方由衷赞叹“大庆人是世界复合驱技术的No.1!”

  异军突起的大庆油田复合驱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迅速成为国际原油市场万众瞩目的焦点,引起了中东、中亚、俄罗斯及亚太等主要产油区各国的关注,也吸引了美国等多国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目前,科威特、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先后与大庆油田达成复合驱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合作意向。

  2018年,大庆油田大胆提出了“对象变差、效果不变”的攻关目标,再次踏上了新型高效复合驱技术攻关的新征程。

  如今,大庆油田实现了国内复合体系评价技术的飞跃,首次利用国产原料研发出高效界面位阻表面活性剂,已开始工业化生产,计划今年6月底投注,预计较现有复合驱油体系采收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吨油化学剂成本降低20%以上。

  预计2024年,这项技术将在大庆油田全面推广应用,将有力支撑百年油田建设。(李丽云 张云普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秘鲁首都利马

  •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98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由于轴子暗物质信号极其微弱,经典磁场干扰可能成为高灵敏识别轴子信号的巨大挑战。
2024-11-12 09:09
该项目位于福建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5.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48米/秒。
2024-11-12 09:09
在“夸父”设施园区,有数座单体建筑(科研厂房),它们都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子系统,每个科研厂房里都有多个系统正在建设和运行。
2024-11-12 09:08
未来,核聚变能将在人类的能源系统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来自核聚变的清洁、持久且便宜的电能会走进千家万户。
2024-11-12 09:06
非编码RNA可能成为未来癌症诊疗的新指标和新靶点,其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也为实现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可能。
2024-11-12 09:05
11月11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展翅珠海,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5周年。
2024-11-12 09:06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
2024-11-11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