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浙江嘉兴南湖是革命红船的启航地。6月19日,漫步在南湖堤坝上,记者看到,岸边绿树成荫,湖水碧波荡漾,微齿眼子菜等植物在水底婀娜摇曳……南湖水质生态大幅改善,只是嘉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近年来,嘉兴立足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赢蓝天、碧水、清废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了蝶变跃升,嘉兴成为了“江南美窗口”。
两省联手治水,打通管理“断头河”
科技净水、生态养水,让南湖水越来越清、环境越来越美。不过,自家的水治好了,跨省水域该如何治理?麻溪港就是一条贯穿江浙两省的河流,全长10多公里,水系错综复杂,“涉水纠纷”时有发生。曾经因上游来水污染问题,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西堰镇群众自筹资金,用船只和机械筑坝封堵麻溪港。
为有效解决边界纠纷,秀洲区与江苏吴江区两地携手联合治水,打通了省级边界水域行政管理的“断头河”,双方建立了“五位一体”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即联合河长、水质联合监测、水环境联合治理、水环境联合执法和水环境联合保洁的机制。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人大副主席陈永明说,秀洲、吴江两地实施一体化联合治水,创建“跨界联合河长制”,实现联合巡河、联合调查水质等。
在麻溪港,记者看到,少量漂浮而下的水葫芦和生活垃圾等被拦截、收集,经传送带送到岸边堆放、处理。秀洲区王江泾镇西雁村党支部书记许文伟说:“我们与江苏吴江区的合作已从水里延伸至岸上,从水面深入到水底,从短期治理拓展到长效管理,形成多条线的联合治水格局。”
如今的麻溪港,水质已从劣Ⅴ类提升到Ⅲ类水。2020年,两省交界河道斜路港水质首次达到Ⅱ类水标准,创下断面水质新高。而嘉兴市国控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实现历史性突破。
搭建智慧云平台,危险废物统一“收治”
除了治水,嘉兴还在探索危险废物的治理。
浙江润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虹环境)的“无废工厂”示范项目位于嘉兴市海盐县,记者看到,在“无废工厂”中,工作人员通过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管理控制系统,用机械臂把从自动化立体仓库出来的危险废物放在运输带上,进入全封闭生产线。这里的生产数据联动为生产过程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化服务,实现了“机器代人”及“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生产,提高了产业的安全性和整体竞争力。
润虹环境这样的大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有严格管理、处置措施,但小微企业量大面广,他们的危险废物该如何规范收集和处理?由浙江嘉源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源集团)等建立的嘉兴市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平台“危废智慧云平台”,打通了危废收集处理“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7个小微收集平台累计与2354家小微企业签订收运、贮存合同。作为环保“管家”,嘉源集团还为小微企业提供危险废物收集、转移、储存、处置等环节的全服务。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岳玉良说,到2020年底,嘉兴投资80亿元的46个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已全部建成,成为浙江省首个生活垃圾零增长、零填埋、不出县的地市。
数字化转型,实现天、地、空立体监管
在嘉兴桐乡市数字环保指挥大厅里,墙上的大电子屏幕上,有各重点企业的监测画面,还有实时滚动的数据和图表……桐乡的生态环境状况一目了然。
近年来,桐乡市全面推进“点、线、面”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搭建集“智慧环保”工程、“智慧环保·桐乡市排污许可证证后执法监管系统”、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监控平台、卫星遥感“天眼”环境模块为一体的“数字环保”体系,编织全覆盖、全信息、多时相、多元化的天、地、空立体环境监管网络,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到“智”理的转变。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局长姚伟平说,桐乡的环保工作还注重整合环境监测、项目审批、环境管理、排污许可、综合执法等信息,实现了对水气自动监测站、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监控平台及固废产生、运输、易倾倒风险点等数据和视频的综合集成,打造水气环境质量、污染源分布自动监测、污染源视频监控“三张图”,形成地图指示。
“天上看、网上管、地上用”的智能环保监管体系,将嘉兴的生态底色擦得更加鲜亮。(李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