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征集令 | 繁星追梦·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
首页> 科普频道> 繁星追梦> 要闻 > 正文

征集令 | 繁星追梦·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

来源:光明网2021-08-10 15: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强调,“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我国老一代的科学家因受时代环境的影响,科研及生活环境相对艰苦,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科研环境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凝聚网络正能量,在青少年中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社会风尚,让科技工作成为被尊崇、向往的工作,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光明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承办的“繁星追梦·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科普宣传活动拟在各互联网媒体平台全面开展短视频征集活动,宣传展示科学家在钻研科学以外幽默风趣、热爱生活的形象,从而团结一批优质创作者、培育一批科学精神代言人、创作一批精品内容,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科学、从事科学。

  一、活动主题

  繁星追梦·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

  二、征集对象

  广大科研从业者,科研机构,科学科普创作者及创作团队

  三、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传播局

  主办单位:中国科协科普部

  承办单位:光明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协办单位:知乎、快手

  支持媒体:抖音、今日头条、微博、哔哩哔哩

  四、作品形式

  短视频

  五、作品要求

  (一)时长60秒以上(含60秒),作品形式可以是vlog、动画、动漫、宣传片等等,作品需为原创作品,如系剽窃、抄袭他人作品,提交的作品不真实、不合法,一经发现,取消评奖、获奖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二)作品内容需为展现科研工作者的真实面貌及学科魅力、体现科研工作真实有趣的一面等相关内容,内容需积极向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主流宣传导向,主题健康积极。中国科协科普部将联合光明网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及传播。参考方向:

  1.科学家或科研工作者有趣的故事,可以是科研工作者的一天、学科研究内容、科学家的多面人生等。

  2.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相关内容,可以口述表达对科学家的理解,展示自己身边的科学家故事,如“我的爸爸是科学家”“研究火星的哥哥”等。

  3.可以多种形式展示我国历史上的科学家,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

  六、活动时间

  网络征集阶段:2021年8月10日-10月15日

  结果公示: 2021年11月

  七、参与方式

  (一)快手:带话题#繁星追梦 发布主题相关短视频。

  (二)知乎:以视频回答的形式参与“光明科普”账号发起的4期圆桌讨论。

  (三)抖音:带话题#繁星追梦 发布主题相关短视频。

  (四)微博:带话题#繁星追梦 发布主题相关短视频。

  (五)今日头条:带话题#繁星追梦 发布主题相关短视频。

  (六)Bilibili:带话题#繁星追梦 发布主题相关短视频。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铭记历史 勿忘九一八

  • 杭州临安开启科普宣传周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09-20 10:13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2024-09-20 10:09
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
2024-09-20 10:07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4-09-20 10:06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2024-09-20 10:05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2024-09-19 09:43
(记者付丽丽)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2024-09-19 09:43
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我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
2024-09-19 09:35
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2024-09-19 03:35
日前,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在《细胞》上发表最新工作成果,宣布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系统的问世。
2024-09-19 03:35
将为我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我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09-18 18:36
9月上中旬,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参与“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记录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西藏实践。
2024-09-18 03:15
“水库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相当于360个西湖。”站在160多米高的大坝上,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孟涛一脸自豪。
2024-09-18 02:55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实验室依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组建,并设有学术委员会。
2024-09-18 09:59
眼下,在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的阿者科村,梯田即将迎来收割,不时能听到村民们在家里磨镰刀的声音。梯田红米、稻田鱼、鸭蛋等当地绿色特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产业的发展让世界遗产品牌惠及当地群众。
2024-09-18 09:54
一项新研究称,海洋鱼类的灭绝风险远高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初步估计,从2.5%增加到12.7%。法国蒙彼利埃海洋生物多样性、开发和保护部门研究人员称,IUCN撰写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覆盖了超15万个物种,指导全球各地保护最受威胁的物种。
2024-09-18 09:52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恒星物理研究团组和天文技术实验室近期基于机器学习,合作开发了快速计算恒星—行星系统潮汐演化的方法。
2024-09-18 09:34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中部地区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对于促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2024-09-14 09:43
据《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显示,自2009年第一个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科技小院数量快速增长、参与主体愈加丰富,目前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其中,参与专家达2700余名、入驻研究生1万余名。科技小院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织力量。
2024-09-14 09:42
药品监管部门坚持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效率和公平,统筹监管和服务,有效保障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8月,国家药品抽检共计20696批次,合格率为99.43%。
2024-09-14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