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原公浦:历任四〇四厂四分厂二车间书记、三车间书记、工会主席。中国核工业功勋榜技术工人代表、第一颗原子弹核心部件铀球的操刀人,曾被授予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
2021年8月22日6时57分,原公浦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7岁。
“原是原子弹的‘原’,公浦是人民的‘公仆’。”核工业功勋原公浦总是喜欢这样自我介绍。1959年8月,原公浦初到核城404时刚刚新婚。那时的他,心里只想着尽快生产出原子弹为国争光,个人的事情都抛在了脑后。终于,经过数十万人的辛勤努力,1963年,核材料被研制出来了,然而生产原子弹的核心部件——铀球的加工又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由谁主刀操作,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铀球是原子弹的“心脏”,必须由最出色的车工来加工完成。一时间,戈壁滩上汇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车工进行技术比武擂台赛,作为六级车工的原公浦也加入了技术比武的行列。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比拼,加工的重任落在了包括原公浦在内的五个青年技术能手身上,而他排在第一。
1963年,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决定由原公浦主刀铀核部件加工。
为了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原公浦花了整整半年时间,用模拟部件在球面车床上反复进行加工训练,有时连续操作训练20多个小时,经他加工过的代用模拟部件都堆成了小山。在训练的半年时间里,原公浦体重减轻了15斤。
时间来到了1964年4月30日午夜,在车床边,原公浦熟练地将核心部件毛坯夹在真空夹具上,准备进刀。他神情专注,小心翼翼,一刀一丝,一丝一刀,核心部件在他手中悄悄地改变模样。最后的三刀尤其关键,要求核心部件的精确度必须达到小数点后三位,若是车坏了核心部件前功尽弃,等于毁掉千万人几年的劳动成果,原公浦屏住呼吸,进入角色,最后一刀车完时,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几乎瘫在地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心脏”也随之诞生了。
“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原公浦总是这样说。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也曾评价他是“一颗螺丝钉,一颗非常重要的螺丝钉。”(宋雅娟、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