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温才妃
2月11日,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中国选手闫文港以4分01秒77的成绩获得铜牌,实现了中国钢架雪车项目的历史突破。在这一突破的背后,科技力量功不可没。
在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内,换上钢架雪车运动员的训练服,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张渊召逐一试验不同姿势下的风阻,20米/秒的风吹来,一股寒意袭来。
冰雪运动训练基地开放周期短,如何在无冰雪的季节,最大程度地还原高山滑雪中大风凛冽的场景?“这就得依靠风洞技术。正常情况下是人在动,运动中形成风。根据相对运动原理,风洞中是反过来的,人不动,风吹到运动员身上,利用风洞中的风模拟运动员高速运动的场景。”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李波向《中国科学报》解释原理。
在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下,李波带领团队研发了我国第一套冰雪项目风洞辅助训练系统,建立了全套风洞技术应用体系。他们还协助建设了我国第一座体育专业风洞,该风洞克服了老厂房尺寸限制的困难,在尺寸上做到了和最先进的日本体育专业风洞一致。最高风速更是达到了42米/秒,比日本风洞的35米/秒更快,实现了冬季项目全覆盖,风洞参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当然,光有大风吹,并不是风洞模拟训练。在模拟场景中,李波团队设计了一个特殊的滑板,在滑板上运动员可练习蹬冰动作;开动跑台,运动员便可进行轮滑模拟训练;开发的六自由度系统可满足不同角度翻转,常用于车橇项目训练。这样一来,冬季项目的训练就再也不受天气影响,即便是在盛夏也可以在模拟场景中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冬季项目训练场地开放周期短、维护成本高的难题。
团队的日常工作之一是摆姿势、测阻力。“从前我只知道,人站着和趴着的风阻是不同的,但其实姿态微调,比如人往后移一点、双手弓起来、绷脚尖等姿势组合在一起,减阻效果同样出乎意料。”张渊召兴奋地说。
同样,在多人比赛中,运动员的位置不同,风阻也不相同。如何通过团队配合,最大程度地实现换位减阻,这就要依赖风洞辅助训练系统实时反馈风速、风阻力、姿态、重心位置、测试指令等数据,再经过科学测算,最终得到运动姿态以及队列优化方案。
通过风洞测试,运动员在姿态风阻优化、队列风阻优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钢架雪车项目国家集训队8名重点运动员的滑行姿态,平均减阻11.78%。这是什么概念?李波告诉《中国科学报》,风阻减少10%,成绩可提高1%。平昌冬奥会时,男子钢架雪车项目第一名与第六名的差距仅为1.2%。
目前,李波团队已开发了冰上项目、雪上项目、车橇项目风洞测试全套辅助装置,形成了冬季项目风洞训练体系、运动姿态优化减阻技术、队列优化减阻技术、赛道赛时环境风评估与应对技术、运动装备风阻性能评测技术等完整的风洞技术应用体系,应用于奥运会15个冬季项目392名运动员的训练。
说到风洞技术所提供的科研服务,李波常用“人、机、环”三个字概括。“‘人’指的是运动员姿态、模拟训练,‘机’是用于运动装备风阻性能的评测,支撑低风阻高性能运动装备的研发,如训练服、头盔等,而‘环’是赛道关键区域赛时风速、风向的评估,为运动员提供关键环境参数。”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位于小海坨山南坡,山上风速变化万千。这里的风究竟有多大?如何安全、经济地进行抗风设计?这些难题的解开,离不开李波团队的另一项工作。
李波带领团队革新了传统的风洞试验方法,得到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不同区域设计风速的大小,给出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抗风设计参数,建立了格构式临时设施风洞试验方法。一系列科技创新不仅保证了赛区基础设施、临时设施建设的顺利完成,也节省了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