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冯丽妃
因为米香浓郁,稻花香米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宠儿”。现在,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让高粱也拥有了“稻花香”。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研究员谢旗研究组利用“基因剪刀”技术,在高粱中首次敲除了一种酶的基因,创制了新型香高粱。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植物学报》(英文版)。
“这是一项非常棒的研究。”一位审稿人评价说,改良香高粱茎叶不仅对吸引食草动物具有良好的效果,籽粒在酿酒等工业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扑鼻而来的“鲜虾味儿”
在北京中科院奥运村科技园区的温室大棚里,记者看到了谢旗研究组培育的新型香高粱。记者把鼻尖凑近这种作物的叶片时,就能闻到淡淡的米香。
为了让记者更直观地感受这种香气,论文第一作者、谢旗研究组博士生张丹分别采集了野生高粱和新型香高粱的叶片,将其浸泡在盛有低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的安瓿管中。
几分钟后,记者打开管盖便感受到明显的嗅觉差异:一个安瓿管散发出淡淡的青草味儿;而另一个安瓿管中浓郁的“鲜虾味儿”扑鼻而来。后一种正是香高粱。
香味是食品的一种重要品质性状,相较于普通大米,香米因其诱人的气味而更受消费者喜爱,进而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世界著名的印度茉莉香米和中国东北五常稻花香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那么,这种香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张丹向记者介绍,这是因为一种重要的挥发物2—乙酰—1—吡咯啉(以下简称2-AP)在起作用。“水稻中的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2)的不同突变类型均可导致2-AP积累,产生香味。”
“剪刀”下去 “香味”来了
科学家发现,2-AP挥发物实现机制在很多作物中都是保守的。除了水稻,玉米、高粱、菜豆、黄瓜等多种作物都会因此散发出独特的香味。
“目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已经获得了香稻品种和香型玉米材料。高粱是全球第五大作物,可用做主食、饲料作物、酿造业及生物能源产业原料。”谢旗对《中国科学报》说,创制香型高粱材料,培育稻花香型高粱品种,将引领高粱膳食纤维食品、酿酒、酿醋、饲草动物饲料等产业的高品质发展。
利用“基因剪刀”CRISPR/Cas9,研究组敲除了高粱的SbBADH2基因,创制了新型香高粱。相比于野生型,突变体的种子和叶片均散发出独特的茉莉花香味。经过检测,突变体籽粒和叶片中2-AP含量积累显著。在突变体干种子中,2-AP含量可达每千克0.177毫克;在突变体植株嫩叶中,2-AP含量高达每千克0.801毫克。
“香味是主粮和水果的重要特征。过去虽然在一种野生高粱中发现了芳香种质,但难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一位审稿人写道,作者用CRISPR/Cas9技术培育了香高粱,这为在大豆、大麦等其他作物中改良该基因片段提供了示范。
让食物更具吸引力
这款新型香高粱已经“俘获”了一些哺乳动物的胃。
在兔子喂食实验中,研究人员将野生型高粱和sbbadh2突变植株的叶子低温烘干后磨成粉,分别均匀混入饲料中。相比于野生型高粱,添加香高粱植株干粉的饲料对兔子更具吸引力,显著提高了兔子的采食量。
我国是饲料进口大国。据报道,2020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量超过1.4亿吨,其中近80%的农产品进口用于养殖业的饲料。高粱是青贮饲料的第二大来源。谢旗希望能将香高粱的性状与他们研究的其他优异高粱性状相结合,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该研究组先后开发了甜高粱、耐盐碱高粱等种质资源,目前已经过国家审批,在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山东、江苏等地实现了50万亩的推广种植。
除了用作饲料,高粱也是我国酿酒和酿醋的主要原料。香高粱的引入又会给这些领域带来怎样的变化?谢旗透露,目前课题组正在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合作,尝试用香高粱酿酒,改善其风味和品质。
“目前,我们还是在实验室中培育和种植少量的香高粱突变作物。”谢旗表示,日前公布的《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指南(试行)》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物育种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香高粱衍生食品、特色香酒和特色香醋等新产品有望走上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