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日报记者 金振娅
“无论是学生还是学者,你研究的课题都要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否则将毫无意义。”
——郝吉明
美丽的清华园,一间满是书香的办公室内,“宁静致远”四个大字,悬挂在宽大书桌后的墙上。
书屋的主人郝吉明,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也是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第一位从美国回校任教的博士生。
“那时,我们是中国对外发放的‘名片’,但这些‘名片’看上去并不那么起眼。”提起那段经历,郝吉明感念授业恩师李国鼎教授派他到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深造。当时,很多留学生存在着年龄偏大、语言障碍严重、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
但是,废寝忘食的钻研可以弥补诸多不足。最终,郝吉明成为班里第一批通过考试的学生。随后,郝吉明仅用一年半的时间顺利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学分之高在该系至今未有人突破。
担任郝吉明导师的国际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专家利奇教授,用赞赏的眼光告诉他:“中国留学生的形象正在渐渐改变。”
在今天看来,郝吉明选择了一个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领域作为自己的专业,为之奋斗了40余年。
但他深知,当初选择这个领域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气污染控制如何结合现有国情,环境治理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这特别重要。”
压力和挑战,都不在郝吉明的考虑范围内,唯一指引他前行的就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拥有50多年党龄的郝吉明,回忆起刚上大学就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情景,“班主任特别认真热心,他告诉我,你要想着如何为全人类、为党的事业而奋斗,而不是为了报恩而努力。”郝吉明的思想也就在那时发生了变化,1966年的上半年,他被顺利地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
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是世界三大重酸雨区之一,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力量源于责任,郝吉明1985年起带领团队,先后对西南、华南和东部地区的酸雨开展控制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国际领先的硫-氮-盐基三维临界负荷理论,该理论成为确定我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目标的关键科学依据;主持编制的《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为175个地市和全国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规划提供了技术方法……
在作为首席科学家完成的《新时期国家环境保护研究》中,郝吉明提出了我国中长期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和技术路线图,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修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供了核心技术依据,推动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从总量控制到质量控制的历史性转变。
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北京APEC峰会、杭州G20峰会等多次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管理保障中,郝吉明作为领衔专家,带领团队发挥着对核心技术的科技支撑作用。
不仅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郝吉明也始终站在教书育人的一线讲台上。“郝老师”是他最喜欢的称谓,他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6门课程,主讲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我希望我的学生要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和建国之能。”在郝吉明看来,环境保护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他和他的学生都责无旁贷!
院士小传
郝吉明(1946— ),大气污染防治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兼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理事会主席。带领团队,确定了我国酸雨防治对策;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196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扫码进入《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