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门头沟区林业站副站长王卫东跟植树造林打了15年交道,他把自己比作深山里的“拓荒者”,全程参与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一项专门遏制风沙危害的国家级生态工程,包括门头沟区在内,北京共有7个区纳入工程范围。“门头沟有自己的特殊性。”王卫东说,“作为全市唯一的纯山区,门头沟山地面积达98.5%。好干的、容易的活儿基本都在一期工程中干完了,到了二期工程,基本上都是在困难地造林。”
每年春秋两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时机,而那寒风凛冽、大雪封山的隆冬时节,却是这位“拓荒者”最繁忙的日子。王卫东介绍,每到岁末之际,都要确定来年的工作任务。以2021年为例,门头沟区计划在困难地造林2100亩,“我们要把这个数字分解,落实到地图上,用一个个具体地块拼出这2100亩的林地。”他说,“我们要选择在荒山造林。光是‘荒山’不行,我们还要考虑备选地块是否适合造林,包括土层厚度、植被分布,以及山坡陡峭程度、朝向,周边水源情况等,都要纳入考量。而这些因素,必须通过实地勘选、调查,才能得出结论。”整个寒冬,王卫东和他的“战友”们都在群山峻岭间攀爬,深入到一个个连路都没有的“无人区”。
淤白村,一个位于门头沟区雁翅镇东北部的山村,海拔510多米。村庄被群山环绕,正处于沟谷间。其西北方向的青林沟,植被稀少,可以纳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目标地块。虽然名字叫青林沟,但它却是一座高山,目标地块的海拔在800米至1100米左右。2020年12月底,王卫东和同事一行两人,带好地图、定位仪、望远镜、胸径尺、铁锨、镰刀、手机、纸和笔,还往背包里装了几瓶水、几块面包,从淤白村出发了,攀上青林沟。
徒步向前,王卫东挥舞镰刀,在满是荆棘的山间趟出一条路来。沿途满是积雪,白雪之下,可能是土地,也可能是沟壑。“拓荒者”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迂回行进。淤白村到青林沟目标地块的直线距离也就一公里,却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才抵达。
王卫东放下镰刀,扬起铁锨,向脚下的山地铲去,直至见到岩石层。“土层厚度22厘米,算是比较薄的,不过也能栽树,就是费劲些。”王卫东一边擦着汗,一边让同事做好记录。通常情况下,土层厚度超过30厘米更适宜树木生长。在这种“薄土”上栽树,王卫东也有办法。施工时,他会指导工人抡起重达15公斤的钢钎,使劲儿往下砸,在坚硬的山石上撬出树坑。
再看看目标地块上的野生植被吧!大部分是荆条、绣线菊等灌木,零星散布着几棵山杏、山桃、黄栌等乔木。“这给我们植树造林的树种选择提供了依据。多栽植一些原生树种,更易成活!”王卫东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来不虚此行。
问题来了——附近没有水源!新栽植的树木必须有人浇水管护,“靠天吃饭”是无法保证成活率的。王卫东忙不迭地找起了水。水沟、河流、水库、池塘……都没有。最近的水源就是淤白村里的水井了。“再勘察一下,看看能否修个蓄水池来引水?”王卫东抛出问题后,立马变成答题人。
修建蓄水池的条件并不严苛,找个相对平坦的地块就行。挖个两米深的深坑,铺上防渗膜和塑料膜,就可以蓄水。目标地块与淤白村的海拔落差约有300米,水泵无法将水直接打上去。依照地形,王卫东决定沿途多修一个蓄水池,接力送水,这样就能解决青林沟目标地块的浇水问题了。王卫东用定位仪测准了方位,把两个蓄水池的位置准确标在地图上。
至2021年底,青林沟山坡上的400亩困难地造林已全部完成,遍植山桃、山杏、侧柏、油松、黄栌等乔木。而这次实地勘选,是全区当年2100亩困难地造林的一个缩影。
目前,门头沟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8.18%,王卫东见证了门头沟区从“荒山秃岭”到“满山披绿”的转变。他说,“我的老家在内蒙古。刚来北京时,每到春天就刮沙尘暴,颇有故乡的感觉。现如今,北京的沙尘天气越来越少了,防沙治沙取得了明显成效。”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以来,门头沟区累计在困难地造林5.6万亩。眼下还有80多万亩困难地摆在眼前,等着王卫东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让越来越多的成片森林屹立在绿水青山间。(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