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圈粉”年轻人的化妆品小样真假几何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圈粉”年轻人的化妆品小样真假几何

来源:法治日报2022-02-28 17: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8g的××品牌口红小样只要13.8元,正装3g却需要185元,肯定买小样更划算。”正在逛网络购物平台的北京高校研究生吴同(化名)一边挑选商品,一边念念有词。几经对比,最终她购买了多个知名品牌的小样,包括神仙水、粉底液和口红。

  化妆品小样就是人们常说的“试用装”,是品牌商家为新品推广、优惠促销赠送给消费者使用的产品,一般不专门销售。但现实生活中,化妆品小样不仅成了美妆行业的“网红”,还逐渐形成新的零售业态,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同时,小样假货多、出现纠纷维权难等问题也饱受诟病。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9线上美妆个护人群洞察》显示,线上迷你彩妆消费趋势在2017年至2019年间逐年上升,口红、唇膏、眼影等美妆类迷你型产品销售量已超过整体彩妆。

  这么多的小样从何而来,售卖是否合理,其中又有多少是正品?出现问题消费者该如何维权?带着这些问题,《法治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价格低廉种类繁多

  包装精致真假难辨

  据吴同介绍,她是最近一年才开始关注和购买化妆品小样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便宜又好用,可以以较低价格买到大品牌;同样一笔费用,买小样的话,口红可以同时购买好几种色号、香水可以同时购买好几种味道”。

  过去的一年,新消费的火热直接加速了“小样经济”出圈。记者搜索发现,在一个记录生活的网络平台上,将“小样”标记为关键字的笔记超过40万篇;网络平台上,不少公司或个人账号都提供小样免费申领服务,迅速增粉。

  在2021年双十一的直播间里,各大头部主播慷慨激昂地告诉消费者,“买一套送一套,送的比正装还要多”。如一位头部主播推销的某大品牌水乳,买250mL的正品,赠送280mL的小样,还有200元的优惠券。这无疑刺激了很多消费者的神经,短时间内售出超27万份。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小样没有走进直播间前,其最活跃的地方就是二手市场和代购群里。2021年双十一次日,在某知名二手交易平台上,美妆小样的发布量大幅度增长,很多人早早在平台等着“捡漏”。在预售商品还未发货时,该二手平台上就出现了很多转手、拼单双十一预售商品的信息。其中,大多数都涉及小样。

  比如有卖家将原价1360元的三件套装和赠送的小样,以每件正品+小样标注不同价格(总价超过1360元)出售。这种操作让很多女生成了“倒爷”,一方面可以分摊费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赚取差价,小样经济依托二手平台,在年轻人群体里风生水起。

  记者打开电商平台进行对比,以某品牌小白瓶精华液为例,14mL只需19.8元,而正装50mL需要359元;某品牌小棕瓶精华15mL小样只需39.8元,而正装30mL需要660元。

  价格如此低廉的大品牌小样,有的还是倒过手的小样,能保证是正品吗?

  “品牌方如果没推出小样,那肯定是假货,这是唯一的直接证据。”资深彩妆博主bel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正品小样每毫升价格并不比正装便宜,如果小样与正装价格差距很大,而店家库存和销量又很多的话,基本上也可以断定为假货。

  “比如××品牌粉底液,官方只有片装和5mL的小样,但是有一些网上店铺售卖10mL的小样。这些肯定是假货,但销售量却不低。”bel举例说。

  随后,记者在网上平台找到一家售卖该品牌粉底液10mL的店铺,每瓶售价仅为13.3元。当记者向商家提出官方并未推出10mL的小样时,商家仅回复说:“正品,支持专柜验货。”

  对于商家这一说法,bel说:“这都是商家的套路。小样很难验货,先不说柜哥柜姐没有相关专业技术,就算有人家也不会理你。如果有的消费者较真,商家还会以该小样在中国地区未推出,只在日本、欧美等其他地区有,所以国内官网没有同款小样来敷衍消费者。”

  资深美妆博主何力(化名)也曾发文揭露过化妆品小样假货问题,他告诉记者:“小样假货很多,越是贵的,假的就越多,造假大牌小样做得很“精致”,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很难辨别真伪。”

  辽宁大连某高校研究生田心语(化名)也经常购买小样,她说有些小样上有二维码、条形码之类的标记,可以查验真伪。同时,她觉得好评比较多的店铺出售的小样应该是正品。

  而在何力看来,即使可以查到护肤品瓶身上的二维码,也只能证明瓶子是真的,但瓶内产品未必是正品,因为有人会回收大牌护肤品空瓶牟利。

  “小样作为非卖品,常见的获取渠道就是专柜赠送或是代理商和免税店赠送,而这些渠道所能流出的小样数量十分有限,市面上流通着数量如此大的小样不符合常理。”何力说。

  小样来源渠道多样

  正品虽有数量有限

  为了解小样的来源,记者采访到某化妆品供应链公司的工作人员谭君(化名)。据她介绍,她所在公司会邀请一些头部主播进行直播带货,为吸引粉丝购买,公司会特意生产一批小样,随正品赠送给消费者。如果有剩余小样,就会将小样当作商品进行售卖。

  “其实有些店铺将真假小样混着卖,大多数消费者难以辨别。”谭君透露。

  对于谭君所说的“真假混卖”这一说法,bel表示认同。“正品小样数量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大品牌的小样管控很严格,根本不可能月售上万件。”bel说。

  bel告诉记者,她一个同为美妆博主的好友,曾发文揭露过某店铺小样为假货的视频,但随后便接到了该店铺寄来的律师函。bel说,由于这些店铺也会售卖正品,赠送的也有一批正品小样,起诉时,店铺会拿出发票来证明小样是专柜赠品,胜诉的可能性会更大。

  何力介绍说,以前会有一些柜姐或柜哥私自扣留一些小样倒卖,但随着品牌品控的日益严格,这种情况越发少见,“如果私自扣留小样的行为被发现,会被开除的,很少有人会拿自己的职业开玩笑”。

  早先,有媒体记者曾到一家专门生产大牌化妆品小样的工厂暗访调查。该工厂负责人称:“高级仿制品大到外观、小到颜色、气味等都与正品没什么两样,就是用惯专柜的消费者,使用时轻易也辨别不出来。”

  而一起“纪梵希散粉6g中样”事件也将造假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起因是某大学生美妆博主及其室友销售纪梵希散粉6g中样被指造假,从而深陷舆论风波。随后纪梵希官方声明,从未生产过6g中样,给了一个明确的结论。

  何力还介绍说:“正品小样在品牌方做活动时申请领取,消费者只需付邮费即可。有代购就会在各种群里请他人去申请领取,然后自己再贴钱回收,随后售卖。虽然这些小样是正品,但数量也十分有限。”

  吴同曾在代购处购买过小样,专业代购所售卖的小样又是否能确保为正品呢?bel和何力都认为正品确实有,一些代购还会囤货待价而沽,但总体数量不多,如果出售很快就会断货。

  “有些消费者购买正装时,品牌方会赠送同等含量的小样,为了降低成本,消费者也会将小样出售。但实践中,低价大牌正品小样,往往可遇不可求。”bel说。

  耗时费力维权受阻

  消费者多自认倒霉

  除了假货多,小样还存在过期问题。何力曾遇到过有商家出售的小样瓶身生产批号被剪掉的情况,没有生产批号就无法查到小样的生产日期和其他信息。

  “商家会说这是从柜姐手中回收的,为了防止品牌方追踪到,只能把批号剪掉。看似很正当的理由,其实售卖的可能是假冒伪劣甚至过期小样。”何力说。

  如果这种商品出问题的话,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呢?对于这一问题,何力说只能去平台投诉,而且要证明皮肤出问题与商品有必然联系十分不易,一套流程走下来其实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

  在谈及如果购买的小样为假货是否会维权时,吴同和田心语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本来小样价格就不是特别贵,如果退换货的话,会浪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还不如自认倒霉。”田心语说。

  对此,bel表示理解。在她看来,随着小样市场的快速兴起,一些专卖小样的店铺渐渐出现店大欺客的现象。bel曾在有些小样店铺评论中看到,有买家留言说怀疑小样是假货,申请退款时,商家不仅不退,反而会频繁打电话骚扰买家。

  除此之外,她认为消费者难以维权的原因还苦于没有证据。“即使你跟商家说商品的包装、颜色和气味与正品不同,商家也会告诉你这是因为生产批次或产地差异等原因造成的。”bel说。

  采访最后,在谈及对小样的看法时,何力和bel观点一致。他们认为,作为非卖品的赠品小样本身只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购买到心仪的产品,直接售卖小样的行为不合理。此外,伴随而来的假货、过期产品等问题,不仅会损害消费者利益,同时也会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在北京律师常莎看来,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没有经过品牌方授权的集合店购物,一旦买到了假冒伪劣商品,很难向品牌方去主张权利,只能要求集合店的店家退货或赔偿,这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来说有比较大的风险。

  化妆品小样造假售假的问题层出不穷,且难以从根本上杜绝这类问题的发生。在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化妆品小样市场能否长久发展下去,最主要的两个关卡就是:正规的进货渠道和销售渠道。但时至今日,小样的生产销售链依旧没有形成。

  一家美妆店老板也透露,如果没有专门的渠道,难以保证小样持续稳定供应。而电商平台中,获取小样的正规渠道,除了购买正装获得,还有电商平台上的一些活动,但这个渠道依旧不是针对大部分人开放的。据多位网友反馈:“电商对试用的人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所以申请的人很多,领到的人很少。”

  “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化妆品小样并没有统一的销售渠道,电商平台、二手平台、代购群以及线下店等,都有小样的身影。没有统一的进货渠道和销售渠道,无疑给化妆品小样制假售假提供了“契机”。”何力说。

  记者 赵丽

  实习生 杨轶男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冰雪运动成就新疆文旅新名片

  • 舞剧《朱鹮》走进日本新潟获观众点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当前意识研究主要聚焦于在大脑皮层中寻找意识体验的神经相关物,但对脑深部皮层下结构的研究较少(如丘脑)。
2025-04-08 10:01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遵循世界农业强国建设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农村发展谋篇布局。
2025-04-08 09:57
活动中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6‰。
2025-04-08 09:54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伴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更加旺盛:算法架构师、硬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岗位细分,体现着行业对人才的多元期待。对用人企业来说,把竞得人才作为起点,将人才与研发生产流程精准匹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发展方能更上台阶。
2025-04-07 09:49
近年来,我国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涌现。从科研产出看,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前沿领域,近年来,我国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涌现。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建立期刊影响力和信誉,形成成熟的运行管理、传播的模式,这些都需要长期积累。
2025-04-07 09:46
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运用AI工作站和机器人工作站进行宫颈癌样本扫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张伟男看来,AI与其他领域或学科的结合主要面临三重挑战。
2025-04-07 09:40
尽管AI能一键生成完整的运动方案,涵盖从热身到放松的全部阶段,但在细化到每个动作时,使用者很难完全按照标准执行。
2025-04-03 02:35
在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职业教育正通过数字技术革新突破传统边界。
2025-04-03 02:35
国家数据局2日在京举行“数据价值化 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2025-04-03 02:25
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新型CDK2抑制剂使患病小鼠的脑部炎症消退,社交和记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2025-04-03 02:25
2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暨国家卓越工程师专场宣讲报告会走进燕山石化,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作宣讲报告,并与科技工作者代表深度对话。
2025-04-03 02:25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