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副教授王华锋课题组研究发现,海南非本地种(不包括栽培种)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由GDP水平、旅游业和人口密度和气候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海口的社会经济水平较高,更容易受到非本地种物种入侵。相关论文于3月3在线发表于《生态与进化前沿》。
非本地植物通过自然或人类介导的传播方式传播到受体地区,可能会对本地植物和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并造成经济损失。
作为一个岛屿,海南四面环海,与其它区域联系较为松散,生态系统脆弱易受非本地种入侵。王华锋表示,加强对现有入侵物种的分布、对于外来物种潜在危害以及可能的入侵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
他介绍,目前,对于海南岛非本土植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物种组成方面,而非本土植物的入侵状态、生境、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较少。
在本项研究中,王华锋等基于实地调查和现有文献资料,编制了海南各行政单位(市、县)非本地植物物种综合清单,确定了每个物种的逸生、归化或入侵状态。他们发现海南非本土植物包括77种逸生物种、42种归化物种和63种入侵物种。此外,研究发现非本土植物物种起源于北美和南美、非洲和亚洲,各个行政单元最常见的科是菊科和豆科。分布在海南沿海地区的非本地种数量多于中部地区。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海南外来植物物种的分布格局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首先是气候因素,特别是受最热月的最高气温和最冷月的最低气温的影响;还与社会经济因素有关,特别是GDP水平和旅游业。省会海口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容易受到物种入侵,相比之下,GDP水平较低的内陆行政单位,屯昌和定安的非本土物种数量最少;此外,人类活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非本土物种主要分布在城乡建成区和农业区等以人类活动较多的区域。
“我们的研究为海南非本土植物提供了一份物种清单,画了一张海南各县市非本地植物的可视化地图,为防治未来自贸港非本地种入侵提供了思路。同时,弥补了热带岛屿在非本地种分布格局与驱动机制研究的不足。”王华锋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evo.2022.838591/full
部分海南非本地种:A. 狐尾椰Wodyetia bifurcata (Arecaceae); B. 蓖麻Ricinus communis (Euphorbiaceae); C. 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Passifloraceae); D. 棒叶落地生根Bryophyllum delagoense (Crassulaceae); E. 丰花草Spermacoce pusilla (Rubiaceae); F. 葱莲Zephyranthes candida (Amaryllidaceae)。王华锋 供图
(记者 刘如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