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访长沙“种业硅谷”:看一粒种子如何蜕变成“芯”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探访长沙“种业硅谷”:看一粒种子如何蜕变成“芯”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4-18 11:43

  中新社长沙4月16日电 题:探访长沙“种业硅谷”:看一粒种子如何蜕变成“芯”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在农业大省湖南省会长沙,一个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倡议打造的“种业硅谷”正在加速建设。

  近日,中新社记者探访位于“长沙·中国隆平种业硅谷”的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和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了解中国农业如何造“芯”。

  在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内,种质资源正在低温环境下“冬眠”。一排排并肩而立的储存柜上,密密麻麻存放着圆形的密封盒。盒内装着一粒粒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种子。

  作为重要的资源战略储备之一,这些种质资源可在库里保存50年以上,在需要时能随时被“唤醒”。

  “我们收集到的每一份种质资源都各具特色,在此保存可让它们一直维持原状。当科研人员或产业发展需要时,我们再将它拿出,发掘其优点,改良其缺点。”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资源研究室主任段永红告诉记者。

  多样化的种质资源是种业创新的源头,蕴藏着各种改良现有品种不足的潜在可利用基因。自1992年正式启动,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已经保存了来自59个国家或地区、中国国内32个省份的3万多份种质资源,涵盖56种作物。

  长沙“种业硅谷”数十个创新平台之一的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与资源库相距不远。这里由政府、企业、园区、高校等共同建设,以分子育种、生物智能大数据两个关键共性技术平台,为水稻、油菜、蔬菜、油茶等8个专业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在重大型战略品种的选育上寻求突破。

  在该中心分子育种实验室,研究人员用一套高通量基因分型系统对种子进行筛查,就能预判它将来长成何样、哪些基因需要改进。这种更“智慧”的育种技术,可加速传统育种进程,甚至解决一些传统育种中的难题。

  实验室研究员黄刚举例说,他们与袁隆平院士团队在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材料培育上进行攻关,按传统办法大概需要5到8年时间,但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周期缩短到2年10个月。

  如今,分子育种技术应用从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已扩展到蔬菜、水果、中药材、畜禽、水产等40多个物种,加速推动了中国种业从传统育种到分子育种以及智能育种的转变。

  在长沙打造一个“种业硅谷”,是袁隆平院士2013年发出的倡议。2019年5月,长沙市政府对外发布《长沙·中国隆平种业硅谷发展规划(2019—2025年)》,定位于打造种业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种业发展最佳生态示范区和种业文化交流展示区。

  如今,这里聚集生物育种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近300家,拥有种业科研人员3900多名,种业、农业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25家,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育种研究院所最密集的区域;种业创“芯”成果频出,杂交水稻、谷子、食葵种子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杂交玉米、辣椒、黄瓜种子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长沙“种业硅谷”力争创制出100项以上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技术、新基因、新品种,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达到100个,引进种业领军企业100家。(作者 刘双双 傅煜 关紫文)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乌江集装箱新航线迎来首航

  • 保护文化遗产 能工巧匠赛技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全国两会的帷幕刚刚拉开不久,不少“两会热词”已新鲜出炉,“人工智能”当属其中之一。不信,请听——
2025-03-07 04:5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07 04:50
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我国北部湾海域的涠洲10-5油气田获得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北部湾盆地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07 04:50
很多研究认为,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不利于人体健康。
2025-03-07 04:50
去旅游,找AI做个攻略;要开会,让AI写好PPT;田间地头,智慧农业精准控制着土地的湿度和养分;崇山峻岭,无人机在人迹罕至处巡视高压电线……
2025-03-07 04:50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这部新修订的科普法有哪些重要变化?未来,助力科普事业大发展,又该如何充分发挥法制保障作用?
2025-03-07 04:50
不仅手机直连卫星技术,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正稳稳托举数字中国大厦立地擎天。
2025-03-06 09:10
在寂寥山河间书写着西部能源“奔涌”的答卷。位于贵州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隅。
2025-03-06 09:06
DeepSeek等科技新锐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潜力,也为其他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2025-03-06 09:0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2025-03-06 06:0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还存在转化‘鸿沟’,尤其是全链条体系尚未完全贯通。”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科技创新的“痛点”。
2025-03-06 06:00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
2025-03-06 06:00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2025-03-05 09:00
在“春晚机器人”的“原产地”浙江,早在去年9月就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2025-03-05 09:01
我们还需要以更前瞻的视野加速布局,让AI加快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鼓励社会资本开展“AI+”项目投资时,探索对相关投资者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运行机制。
2025-03-05 09:00
目前,陈超的育秧基地共有20万个秧盘,10台秧苗运输车,秧苗不仅供应自家的5000亩水田,还覆盖博白县28个镇和邻县的上百农户。
2025-03-05 08:5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5-03-05 04:10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大力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为当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2025-03-05 04:10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2025-03-04 09:12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5-03-04 09: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