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

来源:光明网-蝌蚪五线谱2022-12-07 13:36

  作者:杜传耀

大雪,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

时间是公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

“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

一候,鹃鸥不鸣。

鹖鴠,据宋书《埤雅》记载:“黄黑色,故名为鹖。

本阳鸟,感六阴之极不鸣矣。”

大雪阴气盛,

喜欢在夜晚鸣叫的曷旦鸟此刻已“收声”,

夜晚一片宁静。

二候,虎始交。

据《群芳谱》记载:“虎感微阳萌动,故气盛而交也。”

大雪是阴气最盛时期,

正所谓盛极而衰,

阳气已有所萌动,

老虎开始寻找另一半,

以繁衍后代。

三候,荔挺出。

荔挺是一种马兰草的一种,

据《说文解字》记载:“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

此时,荔挺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预示着大地阳气的回归。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

二者并没有必然联系,

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

指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节气时更大

并不是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天气预报里面的大雪天气是指降雪的强度大、降雪量大

气象学上规定:下雪时能见度很差,水平能见距离小于500米,

地面积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达5.0~9.9毫米之间称为大雪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意味着天气更冷

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

我国辽阔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装,

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

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

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

则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了。

但在南方,

特别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

却依然草木葱茏,干燥的感觉还是很明显。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

  该节气常见的几种天气现象:冻雨,雾凇,凌汛

  冻雨是从高空冷层降落的雪花,到中层有时融化成雨,到低空冷层,又成为温度虽低于0℃,但仍然是雨滴的过冷却水。降到地面,碰到任何物体时,立刻发生冻结所形成。

  出现冻雨时,地面及物体上出现一层不平的冰壳,对交通、电力、通信都会造成极大影响,还会造成果树损毁。根据《长江中下游气候》一书中统计,每年12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在–3~0℃时,容易出现冻雨,冻雨出现几率占到76%。

  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据统计,一般每年11月开始到次年2月,西北、东北以及长江流域大部,先后会有雾凇出现,湿度大的山区比较多见。我国冬季雾凇日数多的地方有:黑龙江、吉林、新疆北部、陕西北部。雾凇是一种自然美景,但它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自然灾害,严重时会将电线、树木压断,影响交通、供电和通信等。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

  凌汛灾害指,冬季,内蒙古包头河段结冰封河,而偏南的兰州河没有封河,河水流向已封河的河段,因封河的河段上的冰层和凌坝阻挡了上游下来的河水,迫使水位抬高,易在包头河段产生水漫河堤的灾害。如果强冷空气来的晚,12月很容易引发凌汛灾害。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

  俗语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节气一到,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赏雪景、堆雪人、冰面上溜冰就自然成为了大雪节气的民俗活动。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这是老南京人的一句俗语。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 腌制好的“咸货”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

  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柚子、脐橙都是当季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时节,天气寒冷,还要预防几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随着气温降低,血管收缩,血压开始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可能会引发中风。寒冷还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死防寒保暖尤为重要

  冬天干燥,人的呼吸系统很容易受到损伤,进而引发长期的炎症、咳嗽。多喝水,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来克服。寒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人的消化系统也容易发生紊乱,引发各种胃肠问题。冬季饮食要注意不要吃生冷食物,少吃油腻、辛辣,膳食以好消化为主

  作者系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市观象台)高级工程师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