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由于频繁的国际贸易往来和人为活动,使得外来物种入侵成为全球所面临的生态与生物安全重大问题。中国是遭遇外来入侵物种危害非常严重的国家,近两年,我国先后通过实施了《生物安全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等,以应对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侵害,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目前全国各地已启动了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普查。相信大家对罗非鱼不陌生,但这种经常出现在餐桌上的美味,也可以是入侵物种,早在2014年,尼罗罗非鱼就被列入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成为第三批被列入该名单的外来物种。
什么是尼罗罗非鱼?
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俗称“非洲鲫鱼”,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aidae),包括口孵罗非鱼属(Oreochromis)、罗非鱼属(Tilapia)和帚齿罗非鱼属(Sarotherodon)3个属的100多个种类,在我国最常见的品种包括尼罗罗非鱼、齐氏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以及经杂交改良后的品种。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和中东,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泛、生长速度快和繁殖能力强等一系列适合养殖的特点,因此被引种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水质干净和食物充足的时候,罗非鱼鱼骨刺少,背肌厚,肉质细嫩且富于弹性,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也非常高,有数据表明其蛋白质的含量比鸡蛋高30%,含有50.45%至51.57%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是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推荐的蛋白质来源,近几十年来被引种到全球大部分地区,其养殖产量占到了全球淡水养殖产量的11%,极大促进了全球渔业发展。
在众多的罗非鱼中,引种最广,养殖量最大的种类为个体较大的尼罗罗非鱼,属于帚齿罗非鱼属。197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从苏丹引进了尼罗罗非鱼,经过多年的单养、杂交,尼罗罗非鱼一年即可生长到半斤以上。尼罗罗非鱼体侧扁,头中等大小,幼鱼尾鳍后缘平截,成鱼尾鳍后缘呈扇形,体色呈黄褐色至黄棕色,从背部至腹部,由深逐渐变浅,喉、胸部白色;体两侧有9条与体轴垂直的黑色带条,其中背鳍下方有7条,尾柄上有2条;背鳍边缘黑色,在背鳍和臀鳍上有较为规则的黑色斑纹;尾鳍和胸鳍的边缘红色。
尼罗罗非鱼是热带鱼类,适宜的温度范围16~38℃,最适生长水温24~32℃,在30℃时生长最快。尼罗罗非鱼在广东和福建一带1年可产卵3~4次,每次间隔30~40天,怀卵量在1000~2000粒,与其他鱼类相比,产卵量可能较低,但是罗非鱼会挖窝繁殖且雌鱼会将卵含在口中孵化和育苗,这导致了它们的后代具有极高的存活率。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平时主要取食浮游植物,也会取食水生昆虫和小鱼小虾,食量巨大。
尼罗罗非鱼(图片来自网络)
罗非鱼雌鱼口含卵(图片来自网络)
尼罗罗非鱼危害有多大?
尼罗罗非鱼作为罗非鱼中的主要养殖品种,和其他罗非鱼一样,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且由于养殖的失败,物种逃逸以及管理不善,使尼罗罗非鱼在中国逐渐野化,成为常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在我国南方成为淡水领域的新霸主。目前在广东省境内的主要河流均有尼罗罗非鱼野生个体的存在,并且建立了自然种群。尼罗罗非鱼种群数量的激增,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第一,罗非鱼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强,会与本土鱼竞争食物资源,影响本土鱼类的生存和繁殖,第二,罗非鱼还会捕食本土鱼类的鱼卵及幼鱼,影响本土鱼类生存和种群的延续,这会导致渔业捕捞量和渔民收入的降低,第三,罗非鱼食量巨大会影响水中浮游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且罗非鱼还有挖掘和扰动行为,会引起水体的浑浊,导致水质进一步的恶化。
如何防治尼罗罗非鱼?
喜欢罗非鱼的人可能会说:让吃货们上!但是事情可不是这么简单,在我国,罗非鱼应该有三种类型:一些较好的河水中的野生罗非鱼、一些水质较差的河流中的野生罗非鱼和一些养鱼场中的罗非鱼。养殖的罗非鱼味道极好,但是一些野外的罗非鱼由于生长在腐质较多且污染较重的水中,会有较重的土腥味,导致人们对野外的罗非鱼接受度普遍比较低,被认为是“粪水养出来的”,所以人们宁可花钱去市场买,也不会去吃这些野生罗非鱼,这导致流入野生环境的罗非鱼不能被人们捕捉,从而造成了更广泛的入侵。
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方法有很多,但有关外来鱼类入侵的防治方法却极为有限,目前关于罗非鱼的防治方法主要还是通过人工捕捞,或放养肉食性水产动物进行控制,另外,还可以加强养殖的管理,以及加强罗非鱼监测与防控技术开发。
作者:马美琪(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在读)
科学性把关:徐乐天(湖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