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读懂大白菜的基因:新研究揭示白菜着丝粒的快速进化特征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读懂大白菜的基因:新研究揭示白菜着丝粒的快速进化特征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2-15 16:17

  白菜类蔬菜(Brassica rapa)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蔬菜作物之一,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叶用蔬菜。作为芸薹属作物中第一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物种(Wang et al., 2011),白菜参考基因组(Chiifu v1.5、v2.5和v3.0)为白菜类作物的基因组研究和遗传改良奠定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其他芸薹属作物的基因组组装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但是白菜参考基因组(Chiifu v3.0)仍然存在几百个未组装的缺口,其10条染色体的着丝粒结构组装均不完整。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团队在植物科学领域权威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A near-complete genome assembly of Brassica rapa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centromer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获得白菜接近完整组装的基因组,揭示白菜着丝粒的快速进化特征。

  该团队利用ONT和Hi-C等测序结合的组装策略,获得了白菜Chiifu的T2T基因组Chiifu v4.0。该基因组包含424.59 Mb序列、12条contigs,其Contig N50值为38.26 Mb,是目前已发表的芸薹属基因组中最高的。Chiifu v4.0填补了Chiifuv3.0中绝大多数gap,完成了8条染色体从端粒到端粒的完整组装,仅有2条染色体仍存在一个缺口的组装;该基因组是目前最为完整的白菜类作物基因组组装。

  基于该近完整的基因组,研究发现白菜着丝粒区域主要富集ALE和CRM类型的LTRs;通过比较不同白菜亚种间的着丝粒序列,发现白菜亚种间着丝粒序列相似性较低,说明白菜亚种间着丝粒分化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着丝粒区域主要富集Copia类型的LTRs, 而泛着丝粒区域主要富集Gypsy类型的LTRs, 而且发现着丝粒区域的LTRs插入时间要显著晚于泛着丝粒区域。这些结果暗示,白菜的着丝粒区域经历着快速进化,而LTRs的插入可能是导致着丝粒快速进化的因素之一。

  该研究获得的白菜接近完整的T2T基因组,促进了我们对着丝粒等高度重复结构的认识。Chiifu v4.0基因组为白菜功能基因组研究和下一步分子设计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将推动其他芸薹属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快速发展。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工程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支持。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学术支持

张磊 梁建丽 王晓武 武剑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记者

宋雅娟 谢芸

读懂大白菜的基因:新研究揭示白菜着丝粒的快速进化特征

 

[ 责编:姜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主席在阿斯塔纳的精彩瞬间

  •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