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增白面粉都是“科技与狠活”?家庭食用该如何选择?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增白面粉都是“科技与狠活”?家庭食用该如何选择?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3-03-10 17:23

  家庭考虑购买面粉时总会下意识选择较白的面粉,认为越白的面粉品质越好,越健康。其实不然,面粉白度主要受到面粉取粉部位、加工精度、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影响,正常的面粉颜色应该是乳白色或微黄色。而固有观念面粉越白越好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吃到含有部分麸皮或糊粉层物质掺杂在面粉中,导致面粉颜色暗、口感差。

  其实经过科技快速发展,技术全面革新,现正规面粉企业,制粉过程已经可以完善地将面粉中麸皮、杂质筛理出去,仅仅依靠面粉够不够白早已无法真正地判断面粉品质优劣。

  01

  面粉是怎么来的?

  想要知道如何挑选面粉,首先了解面粉由何而来。

  小麦籽粒是由皮层、胚和胚乳组成,我们常说的面粉就是由小麦中胚乳研磨制成的,一般制粉过程包括清理(筛选、去石、磁选等)→润麦→破碎研磨(磨粉机、清粉机、松粉机)→筛理分级(平筛、高方筛)等多道工序。

增白面粉都是“科技与狠活”?家庭食用该如何选择?

  不同位置被剥离并破碎研磨的胚乳颗粒可以生产成不同品质的面粉,简单说靠近胚乳中心的小麦粉被称为心磨粉,心磨粉具有色泽白的特点;靠近麦皮的胚乳颗粒被称为皮磨粉,皮磨粉色泽稍黄,但纤维素、矿物质含量更为丰富。一般企业若是为了使面粉增白更多采用心磨粉不仅会大大增加成本,同样也会使面粉营养价值降低,对消费者而言也是极大的损失。

  长期以来面粉加工精度被认为品质高端的象征,加工越精细,面粉颗粒度越小,面粉越白。但是过度精细加工存在2个缺点:一是面粉过精、过细、过白,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及抗氧化成分等营养物损失,不利于人体肠胃蠕动和消化吸收;二是过度精细加工会对有限的粮食资源带来一种浪费,小麦胚乳部分未被充分利用,不利于小麦粉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就加工工艺而言,就已否定了面粉不是越白越好了。

  02

  食品添加剂真的是科技与狠活吗?

  除了工艺外,食品添加剂也是改变面粉白度的一大手段,常见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大豆蛋白、酶制剂等添加剂可以改善面粉制品的白度,可以制作出消费者更加喜爱的亮白、极具诱惑的产品。这类添加剂是符合国家要求、正常食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

增白面粉都是“科技与狠活”?家庭食用该如何选择?

  图源:摄图网

  可怕的是一些无良商家为了低成本达到增白效果,添加过氧化苯甲酰、滑石粉等增白剂,这类型才是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03

  常见的面粉有哪几类?

  根据面粉中蛋白质含量可以体现面粉的筋力强弱从而分为高筋面粉、中筋面粉及低筋面粉。

  高筋面粉制作的面团网状面筋结构具有很强的粘力及弹性,可以封锁酵母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而烤制过程中更易膨胀起来,面包类烘焙产品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

  中筋面粉主要是制作馒头、包子、烧饼、芝麻球等吃起来软中带点劲道的面食点心。

  低筋面粉由于其筋力较低非常适合制作入口即化具有绵细口感的蛋糕类产品。

  04

  家庭应如何选择面粉?

  1.根据需求挑选合适面粉:家庭最常用的选择中筋粉,可以用来制作包子、饺子、面条、馒头、花卷等产品。若是想要面包、蛋糕等烘焙产品就可以选择高筋和低筋面粉。

增白面粉都是“科技与狠活”?家庭食用该如何选择?

  图源:CCTV生活圈

  2.同类型产品区别可挑选色泽乳白或微黄色、颗粒大小均匀的面粉,切忌一味选择纯白色产品。

  3.根据营养健康,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全麦产品,对于老年人可降低胆固醇,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脂肪肝、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病症。儿童选择性食用可以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健全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1]程梦丽. 不同加工精度小麦粉的组成及品质特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21.DOI:10.27791/d.cnki.ghegy.2021.000326.

  [2]人民健康网-别看全麦粉黑,这四个好处让Ta吸粉无数

  [3]赵静. 全麦粉营养成分分析与抗氧化活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22.DOI:10.27433/d.cnki.gxyku.2022.000344.

  作者:杨帆 河南工业大学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