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森林日 | 预防森林火灾,守护“地球之肺”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世界森林日 | 预防森林火灾,守护“地球之肺”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3-03-21 19:36

  世界森林日又叫“世界林业节”

  英文名称“World Forest Day”

  联合国大会于2012年宣布每年3月21日为世界森林日

  旨在促进世界各国在森林可持续保护

  管理和发展等方面作出有益贡献

  今年3月21日是第十一个世界森林日

  本次主题为“森林与健康”

  随处可见的森林树木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

  春天烂漫的花丛、夏季避暑的凉风、秋季满山的果实、冬天取暖的碳薪,这都是森林为我们提供的。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忙于工作、生活,忽视了森林树木的存在,但它们一直默默为我们服务,为我们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多样的食物,无论我们生活在哪里,森林支撑着我们所有人。

  森林可以净化空气。森林是地球之肺,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一亩森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约67千克,释放氧气约49千克,一年释放的氧气供65人呼吸一年。森林能吸收有害气体,一棵树每年可贮存一辆机动车行驶16公里排出的污染物,一亩森林每天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约4千克。森林能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和污染物,一亩森林每年能过滤粉尘20吨至60吨。

  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一万亩森林蓄水能力相当于100万立方米的水库。一亩森林比一亩裸地多蓄水20吨左右,如果没有森林,90%的淡水将直接流入大海。森林可以捕获和储存水,从而减轻暴雨期间洪水灾害,并在干旱季节维持水流量的稳定。

  森林具有滞尘功能。这主要表现在阻滞、吸附和过滤三个方面:其一,树木枝叶茂密,可以阻挡气流及降低风速,阻滞空气中的烟尘飞扬,并被叶面和枝干截留;其二,树木叶片蒸腾产生大量水分,使空气中的烟尘容易降落并被吸附在树叶上;最后就是树木分泌的黏液和表面细毛,对经过的烟尘起到黏着和过滤作用,从而使空气变得清洁。

世界森林日 | 预防森林火灾,守护“地球之肺”

  图源:陕西省林业局

  森林是食物和营养的重要来源。在森林中,地面上、树冠顶部,还有地面和树冠之间的任何地方都能成为各种物种的栖息地,让它们繁衍生息,80%以上的陆地动植物和昆虫都栖息于森林之中。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为人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源,并对膳食的多样性、质量和数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森林有助于身心健康。森林中富含的臭氧和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能防止神经衰弱、慢性疲劳症、失眠症。在城市公园的树林中散步等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行为,有助于缓解人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压力、降低血压,并帮助我们延长寿命。

  森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断疾病传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蒋高明表示,森林中生活着很多物种,物种之间相生相克,以达到整个森林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如果森林遭到破坏,动物就会逃窜出来,带出细菌引发疾病。此外,森林中的植物,如杉树、松树、桉树、苦楝、圆柏、橡树等能分泌出带有芳香味的气体“杀菌素”,可杀死空气中的白喉、伤寒、结核、痢疾、霍乱等病菌,进而阻止疾病的传播。

  人类活动、森林火灾等使森林面积逐渐减少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一半。森林面积减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口增加、生产生活对于森林的破坏、当地的环境因素、政府发展农业开发土地政策等等。其中,导致森林面积减少的重要因素则是开发森林生产木材及林产品。此外,森林火灾也是森林面积下降的重要因素。

世界森林日 | 预防森林火灾,守护“地球之肺”

  图源:摄图网

  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森林是生长周期较长的再生资源,遭受火灾后,其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反复多次遭到火灾危害,还会成为荒草地,甚至变成裸地。

  空气污染、水质下降。森林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此外,森林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碳化物、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质。森林多分布在山区,山高坡陡,一旦遭受火灾,林地土壤侵蚀、流失要比平原严重很多。

  森林火灾还会危害野生动物。森林遭受火灾后,会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时甚至直接烧死、烧伤野生动物。由于火灾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坏,我国不少野生动物种类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状态。

  预防森林火灾,守护“地球之肺”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春天气温回升,人们外出踏青、清明祭扫等活动增多,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森林火灾。有踏青计划的小伙伴,一起来学习相关知识,预防森林火灾。

  不带火种进山、不在林区抽烟。春季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禁止携带明火进入林区;不要在林区抽烟,一个未熄灭的烟头,足够点燃整片森林,不要小瞧了随手乱扔的一个烟头,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不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春暖花开,很多人会趁着周末爬山踏青。但切忌,爬山过程中不能在山上“摆摊烧烤”,烤制的食物的确香喷喷,但也能让森林变得黑漆漆,一旦处理不当,我们的生态环境便要遭殃!

  不在林区烧纸、上香。清明节马上就到了,有很多人会去看望已逝的亲人,建议通过献花、敬酒等方式。烧纸上香虽然寄托了对逝去的人的思念,但会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也许不经意间,就是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

  不在林区内狩猎、使用火把驱赶动物。野生动物怕火,但我们的森林更加怕火,小心在驱赶野生动物的同时,引燃森林火灾,同样把自己代入危险的境地。

世界森林日 | 预防森林火灾,守护“地球之肺”

  图源:中国应急管理

  发现林火立即报警。如果游玩中发现森林火情,应立即拨打110或者119报告火情,报告火情时要讲清楚火情发生地所在的市县、乡镇、村及具体地名山名,还要讲清火势大小或危害程度,并且报告报警人的姓名、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

  资料来源:陕西省林业局、科学网、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林草教育培训网、应急管理部、中国消防

  整理:刘雪洁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康高铁正式启动全线铺轨

  • 第七届太和论坛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