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老神奇的单细胞——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原生动物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古老神奇的单细胞——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原生动物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5-10 14:20

  从养殖池里取一滴水,看起来很普通,显微镜下却能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微缩“动物园”。在这个“动物园”里生活着一类结构简单却又功能复杂的单细胞动物,它们就是原生动物,也叫原虫。但大家可能不了解的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与水产动物之间有着“相爱相杀”的关系。

  “单胞匹马”闯天下

  作为地球上出现最早的动物,原生动物最大的特点是够小、够简单,原生动物的整个虫体就是一个细胞,现有记录身材最微小的个体只有2微米,大部分在100微米以下。与下图一个直径约1毫米的大头针顶部相比,绝大部分原生动物都显得十分渺小。

古老神奇的单细胞——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与大头钉的体型对比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原虫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基本的“吃喝拉撒”却都能独立完成,可以说是全能“宝宝”。它们有用来捕食的胞口、吸管,用来消化的食物泡,用来排泄的收集管、伸缩泡、胞肛,用来运动的伪足、鞭毛和纤毛,以及用来防御的射出体等等。

古老神奇的单细胞——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原生动物

摄食中的原生动物

  “民以食为天”,原生动物与其他动物一样,也要吃饭。别看它们个子小,但是一点不挑食。原生动物的食谱很广泛,喜欢细菌、藻类、有机颗粒,甚至还可吞食小型的同类。

  但当某些原生动物的食物是水产动物的身体组织的时候,这些原生动物就会成为能引起水产动物疾病的致病生物。

古老神奇的单细胞——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原生动物

不同形态的原生动物

  与水产动物的“相爱相杀”

  因其悠久的历史,原生动物家族势力庞大,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现已发现3万多个物种。

  为了更好地进行区分,分类学家按照运动器官和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了四大家族: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其中与水产动物原虫性疾病关系最直接的主要有孢子虫纲和纤毛虫纲。

  孢子虫纲家族的全部成员只能进行体内寄生,可以寄生在动物的任意部位,因此也是寄生原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家族,一些有经验的养殖户也是谈“孢”色变。

  以专门寄生鱼类的粘孢子虫为例,孢子内通常含有1—2个胞质和1—6个极囊。极囊内含有盘绕的极丝,为入侵宿主的结构。粘孢子虫的体表常有粘液质的外被,这也是它名称的由来。

古老神奇的单细胞——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原生动物

显微镜下的粘孢子虫

  粘孢子虫的寄生会破坏和挤压鱼类的正常组织,影响其寄生部位的正常功能,还会使鱼类整体的免疫力下降,继而容易出现其他寄生虫合并感染,产生严重的后果。

  本来单一感染粘孢子虫可能不会使鱼致命,但与其他病原体“珠联璧合”形成传染性复合体后,致病性会增强,往往会导致被感染鱼类死亡。

  另外,感染粘孢子虫的鱼类,体表及鳃表往往会出现斑点、囊泡、溃烂等现象,大大影响其品相,从而影响价格和经济效益。

  与孢子虫纲家族不同,纤毛虫纲成员多数是自由生,寄生种类只占一小部分,而且通常是在水产动物体表的外寄生,危害较小。

  纤毛虫因其体表紧密分布的纤毛而得名,相当于人类的毛发,但功能不同。纤毛最主要的功能是运动,通过纤毛的协同摆动,使虫体到处游动。

  纤毛虫中无害的种类往往随机地生活在水产动物体表,与水产动物达成共栖平衡。但当纤毛虫数量异常增加时,比如缘毛类纤毛虫,如果大量着生在幼虾的体表,会使其行动不便,影响摄食,导致发育迟缓、蜕皮困难。寄生的种类比如车轮虫,这类纤毛虫生活在水产动物的鳃丝上,数量多时,会使鳃丝受到较严重的损伤。

古老神奇的单细胞——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原生动物

车轮虫

古老神奇的单细胞——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原生动物

缘毛类纤毛虫—聚缩虫

  作为寄生性病原的原生动物会对水产动物的危害,但除了危害,它们也是水产动物的“好邻居”。

  原生动物家族中很多成员都是非常高效的食菌者,它们通过直接摄食或分泌特定物质控制水体中的其他微生物的数量。同时,它们又是水产动物喜欢的饵料食物,为其他动物的生长提供了重要的营养和能量,是连接初级生产者与更高营养级的纽带,带领水下动物园组成一个和谐共处的大家庭。

  此外,“娇小的”原生动物对水体环境非常挑剔,特定的种类只能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存,生活环境稍有不如意就会萎靡不振,成为水质预警的“敢死队”。因此,在养殖中,可以通过观察原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来判断水质情况。

  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

  要利用好原生动物,就要抑制水体中的危害性种类,提高有益种类数量和比例,同时尽量发挥原生动物在水体中的有益作用,避免有害影响。

  首先要控制好养殖水体环境,保持水质清新,减少水体环境因子改变,避免特定环境条件的形成,进而降低危害种带来的威胁。

  其次要勤于监测,早发现,早防控。对危害种及时清除,一旦出现爆发性增殖的迹象,及时通过换水、投微生态制剂等针对性的措施,保持原生动物丰度在合理范围内。

  另外在控制原生动物总数量平衡的同时,提高有益种比例。就像我们人体肠道中的菌群一样,水环境中的有益种与危害种常常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通过增加有益种,建立健康稳定的养殖环境,也就不容易出现原虫性病害了。

  作者:张秀梅(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工程师)

  科学性审核:季道德(烟台大学教授,烟台大学海洋学院研究生导师)

  策划:刘雅丹(研究员 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张全胜(烟台大学教授)

  统筹:武玥彤 谢芸

  校对:罗宇辰(实习)

古老神奇的单细胞——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原生动物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方向晨:做服务“国之大者”的工程师

  • 中国救援队伍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抵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当前意识研究主要聚焦于在大脑皮层中寻找意识体验的神经相关物,但对脑深部皮层下结构的研究较少(如丘脑)。
2025-04-08 10:01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遵循世界农业强国建设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农村发展谋篇布局。
2025-04-08 09:57
活动中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6‰。
2025-04-08 09:54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