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针叶树是北半球森林生态系统的骨干,占据了全球森林的39%,同时也是世界人工林的主体,我国每年进口木材中,有超过70%为针叶材。松属植物是针叶树中最大的属,包含130个物种,被认为是世界上林木中最重要的属。这些树种我们通常统称为“松树”。 王安石《字说》云,“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故字从公”。这句话用现代科学语言来翻译的话,就是针叶树的祖先在进化上更古老,它们称霸地球的时间比阔叶树的崛起要早将近2亿年,其他树木在松树面前是名副其实的小字辈。
在中国,松树常闻名于寿堂与诗词,在皇家园林、官道驿路、陵园庙宇中更是利用数千年不绝,除了印记于“松树何知过百年”“万年松树不知数”等诗辞佳句,至今仍有许多活生生的古树名木存世,如山西灵空山树龄600年以上的“九杆旗”,辽宁鞍山树龄700年以上的“盘龙松”,北京北海树龄800年以上的“遮荫侯”,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树龄逾900年的“油松王”等。松树在中华文化中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意象,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根植在每位国人的基因里。无论老少,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可以出口成章对“福如东海长流水”下联对答如流。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我国特有的乡土针叶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及东北部分地区的14个省市自治区,生态适生区达300万平方公里,在102.0°E-124.7°E,32.4°N-43.3°N,海拔100-2700米间均有天然种群分布,这种适应性在中国傲视群松,因此被称为“中国松”。
中国松的生物学特征|胡冬梅 绘
“中国松”主要分布区横跨黄河流域,盛于九州之中,自古以来便广布于“中国”(中国一词,在西周时期就有已经出现,指中土、中原,参见国家一级文物,汉代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为华夏先民提供了万年的建材和薪碳,见证了华夏文明(黄河文明)的萌芽与发展。如今,中国松作为北方生态、用材、绿化造林的“基调”树种,尤其是已经成为首都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北京至今保存有上千株油松古树名木。
中国松作为广泛分布的先锋树种,一直以其卓越的逆境适应性而著称,其代表的“不畏逆境,顽强不屈,坚贞正直,自强不息”的青松品格已经成为“中国风骨”的象征。北京林业大学长期致力于中国松的遗传改良与良种栽培研究,2022年以中国松为材料,在国际上率先突破了超大基因组解析国际难题,将“中国松(Chinese pine)”写入世界顶尖学术期刊的标题,为针叶树学术前沿发展提供了中国贡献。研究发现中国松庞大的基因组中有3,623个基因家族获得了显著扩张,它们的功能在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响应通路极显著富集。基因复制带来的基因冗余性赋予了针叶树更强的适应性,其中抗逆性相关基因的大量积累为针叶树卓越的抗逆性提供了遗传基础。
内蒙古喀喇沁旗马鞍山油松林在瘠薄石山上茁壮成长|贾黎明教授 摄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种高洁与顽强坚贞的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遗传基础作为支撑。当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正如中国松一般,自古传承的不畏逆境的文化基因赋予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战略定力。如苏轼所言“不以时迁者,松柏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钮世辉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学性审核:胡冬梅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