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对话植保专家黄水金:揭开“茶杀”福寿螺的秘密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对话植保专家黄水金:揭开“茶杀”福寿螺的秘密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9-18 11:14

  编者按:随着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加大。作为最广为人知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福寿螺严重危害着农业生产和人类身体健康。

  福寿螺能大量取食水稻秧苗、幼苗等,造成缺苗少株、基本苗减少,严重影响粮食产量,我国南方主要省份每年大约有上百万公顷的水稻遭受福寿螺不同程度的危害,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

  和福寿螺“交手”多年后,有些地方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治理福寿螺的方法。本期内容邀请到江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研究员黄水金,为大家科普福寿螺的相关知识。

  专家简介:黄水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兼猕猴桃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兼任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江西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等职。

  是“祸”不是“福”的福寿螺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0年被带到中国台湾养殖, 并于1981年被引进到广东中山沙溪镇养殖。1984 年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开始广泛养殖福寿螺,随后推广到浙江、江西、云南、四川等地,目前已成为南方省区水生作物的重大有害生物。

对话植保专家黄水金:揭开“茶杀”福寿螺的秘密

  虽然名字非常吉利,但福寿螺却并不能带来“福气”。黄水金介绍,福寿螺具有食性杂、繁殖力高、抗逆力强、适应性广的特性,严重危害水稻、莲藕、水生蔬菜等水生作物。

对话植保专家黄水金:揭开“茶杀”福寿螺的秘密

  福寿螺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首先,福寿螺会取食为害水稻等水生作物,造成作物严重减产;

  其次,福寿螺是卷棘口吸虫和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如果人误食了福寿螺,它体内的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可能会造成“广州管圆线虫病”;

  第三,福寿螺的螺壳锋利,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大量粪便可污染水体;

  第四,第四,福寿螺会与本地物种“竞争”,导致本地淡水生物减少,甚至绝迹,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

  锦囊妙计,以“茶”治“螺”

  如何治理福寿螺?有些地区已经摸索出了一些“小妙招”,比如江西利用制取山茶油的副产品——茶麸(茶枯饼)这一天然物质,撒施田间灭螺。

  黄水金介绍了这种防治方法的原理:茶麸(茶枯饼)中含有茶皂素,发挥杀螺作用的是茶皂素这个成分。使用茶麸(茶枯饼)灭螺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用量较大。目前,从茶麸中提取茶皂素的技术非常成熟,市面上已有茶皂素粉销售。

对话植保专家黄水金:揭开“茶杀”福寿螺的秘密

  为什么福寿螺难以根治?黄水金解释,福寿螺分布在广泛的水域,例如稻田、沟渠、池塘、湖泊以及河流中,食物谱广泛,耐饥饿力强、抗逆力强,特别是其寿命长、繁殖力高以及天敌少的特性,决定了福寿螺具有超强的生存和扩张能力。

  目前,高效的防控措施仅仅是施用杀螺药剂,但杀螺药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大,对水体污染重,因此,我们仅仅只能在农田范围内进行有效防控,但在农田以外的区域,由于其水体量大以及水的流动性强,尚未找到有效防控措施。

  以下为问答实录:

  记者:福寿螺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入侵”我国的?

  黄水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0年带到台湾养殖, 1981年引进广东中山沙溪镇养殖。1984 年后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开始广泛养殖,随后推广到浙江、江西、云南、四川等地,目前已成为南方省区水生作物的重大有害生物。

  记者:作为最广为人知的外来物种之一,福寿螺有什么样的特性?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黄水金:福寿螺具有食性杂、繁殖力高、抗逆力强、适应性广的特性。

  带来的负面影响有4个方面:

  ⑴取食为害水稻等水生作物,造成作物严重减产。

  ⑵福寿螺是卷棘口吸虫和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侵入人体后造成“广州管圆线虫病”。

  ⑶福寿螺的螺壳锋利,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大量粪便可污染水体。

  ⑷与本地物种竞争导致本地淡水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影响生物多样性。

  记者:福寿螺主要危害哪些种类的农作物?

  黄水金:水稻、莲藕、水生蔬菜等水生作物。

  记者:有些地区已经探索出了一套治理福寿螺的方法,比如江西利用制取山茶油的副产品——茶麸(茶枯饼)这一天然物质,撒施田间灭螺。这种方法的原理是什么?目前效果如何?有可能推广到其他被福寿螺“入侵”的地区吗?

  黄水金:茶麸(茶枯饼)中含有茶皂素,发挥杀螺作用的是茶皂素这个成分。使用茶麸(茶枯饼)灭螺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用量较大。目前,从茶麸中提取茶皂素的技术非常成熟,市面上已有茶皂素粉销售。

  记者:为什么福寿螺难以根除?治理福寿螺的难点主要是什么?

  黄水金:福寿螺分布在广泛的水域,例如稻田、沟渠、池塘、湖泊以及河流中,食物谱广泛,耐饥饿力强、抗逆力强,特别是其寿命长、繁殖力高以及天敌少的特性,决定了福寿螺具有超强的生存和扩张能力。目前,高效的防控措施仅仅是杀螺药剂,但杀螺药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大,对水体污染重,因此,我们仅仅只能在农田范围内进行有效防控,但在农田以外的区域,由于其水体量大以及水的流动性强,尚未找到有效防控措施。

  记者:目前还有哪些危害农作物的外来入侵物种?是否有可能建立防护体系,避免农作物遭受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

  黄水金:为害农作物的外来入侵物种还有很多很多,例如,稻水象甲、草地贪夜蛾、美洲斑潜蝇、扶桑绵粉蚧、柑橘溃疡病、水稻细条病等等,目前针对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已有部分成熟的防控措施在生产上应用。但尚未实现“建立避免农作物遭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防护体系”目标。

  记者:宋雅娟 谢芸

对话植保专家黄水金:揭开“茶杀”福寿螺的秘密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院士揭秘一只鸭的“增值密码”

  • 重庆潼南东升大桥通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