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医科普】高原训练,这些身体损伤要注意!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视频 > 正文

【军医科普】高原训练,这些身体损伤要注意!

来源:光明网2023-10-24 10:34

  编者按:茫茫高原是生灵的乐园,地球的净土,也是战士们必须征服的恶劣生态环境,高原训练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高原空气稀薄,地势高亢,气候干燥缺水,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对部队的训练是不小的挑战,若训练方法不当,就有可能会造成身体损伤。

  在高原训练中,可能会面临急性高原反应的风险。由于高海拔和缺氧环境的挑战,我们的身体很难适应。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包括头痛、呼吸困难、胸闷、食欲不振和乏力等等。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一些人甚至会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以及精神亢奋等现象,这都是由于缺氧引起的。

  高原肺水肿是由于身体疲劳、寒冷天气和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它主要表现为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尿量减少、血性泡沫痰以及神志不清等问题。除了高原肺水肿,还有一种严重损伤叫做高原脑水肿,也被称为高原昏迷。它是由于缺氧导致脑部血管收缩而引起的。尽管发病率很低,但其危害极大。患者除了出现类似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甚至精神恍惚、抽搐和昏迷等。

  此外,高原环境还容易导致皮肤晒伤。在干燥、温差大且紫外线强烈的高原地区,经常进行户外训练,因此皮肤容易受损。晒伤初期,皮肤会红肿,并出现红斑。此外,我们还可能感到面部刺痛和发痒。除了局部反应外,还可能引起全身不适、寒战和发热等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头痛、恶心等不适。

  在进行高原训练时,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策 划:战钊 宋雅娟

编 导:张梦凡 焦子原

拍 摄:肖春芳

文 案:袁典(实习)

[ 责编:金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 科学报国正当时|从日常用品到尖端科技,高分子材料如何改变世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中医院急诊西北角的药膳坊门前,同样“火热”。现在,“中医药+餐饮”在很多地方越来越火,药膳面包等产品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也带动了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养生理念。
2025-06-12 09:37
中毒、缺氧、病原体侵袭……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会诱发生命应激反应。
2025-06-11 09:27
传统人工智能研究聚焦于物体识别准确率,却鲜少探讨模型是否真正“理解”物体含义。
2025-06-11 09:26
为满足小农户的粮食干燥需求,该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研制出智能化可移动牵引式烘干机。
2025-06-11 09:2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建设绿电直连项目。
2025-06-11 09: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