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关于糖尿病的风险与应对,看完这篇就够了!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视频 > 正文

关于糖尿病的风险与应对,看完这篇就够了!

来源:光明网-蝌蚪五线谱2023-11-14 14:15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给患者、家庭造成了沉重的心理、生理以及经济负担。那么,如何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如何应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市普仁医院内科内分泌专业主任医师马亚红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如果患者已经出现高血糖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再伴有一次化验结果,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若患者没有典型症状,只有一次化验结果是不能诊断的,需要另外一天重复一次,判断是否达到糖尿病的标准。

  其中,妊娠糖尿病是单独的诊断标准。我们应在孕前就检查孕妇是否有糖尿病,这种检查标准和其他分型糖尿病一致。如果孕前以及第一次产检时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应在24-28周的时候做口服糖耐量试验,假如空腹血糖达到 5.1mmol/L或一个小时血糖达到10mmol/L,或是两个小时达到8.5mmol/L ,任何一个达到标准就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事实上,糖尿病带来最大危害的是各种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严重时可造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急性并发症,必须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慢性并发症与糖尿病的病程有关,一般是起病5年以上。然而,2型糖尿病由于早期没有典型症状,起病时间很难确定,发现时很多患者已经有并发症了。慢性并发症主要分为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主要涵盖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而大血管病变并不是单纯由糖尿病造成的,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其他高血压、肥胖、一些代谢疾病,比较常见的有心血管疾病、下肢血管病变还有脑血管疾病。

  最后还有一个并发症是糖尿病足,它是各种并发症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患者发生糖尿病足,出现坏疽、截肢,死亡率会增加,整体死亡率大概为14%,截肢后5年以内约40%的患者会危及生命。

 

  过去糖尿病也被称为“富贵病”,引发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过去大部分人生活条件有限,认为只有富裕的人才能享受较多的食物,因此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如今,大家饮食结构趋于相似,糖尿病不再能称为“富贵病”。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亚裔人群与白种人相比,患糖尿病的风险上升60%,在高风险基因的作用下,再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糖尿病。

  回顾糖尿病患病率的统计情况:80年代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到了90年代,患病率有所上升,城市达到4.5%,农村为1.8%。经济发展带来物质丰富,食物更加丰富,城市化和老龄化导致体力劳动减少,肥胖人口增多。2007年,糖尿病患病率达到9.7%,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后接连进行了几次调查,患病率都是处于比较高的状态。总体来说,社会的变化、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是导致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的原因。

 

  为什么糖尿病日益年轻化?平时该如何预防?

 

  首先,现在的儿童青少年饮食非常丰富,喜欢吃零食,零食很多都是含糖的,热量较高,以及快餐,外卖,因此他们所食用的食物热量是不断升高的,但是体力活动是逐渐下降,这和生活方式有关,比如手机、电脑游戏造成了体力活动的大幅度的下降。因此,预防儿童肥胖对于家庭来说,要改变饮食结构,重视体育活动,学校、社会也要形成良好的氛围。

  国内曾经做过一个糖尿病预防实验,对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进行干预,分为饮食组、运动组、饮食加运动组,还有对照组。充分干预后发现饮食、运动、饮食加运动都可以使糖尿病的患病率下降,后来进行 30 年的回访,发现不只是糖尿病的患病率下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下降了27%。说明这种干预既能够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患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最终降低了糖尿病引发心血管疾病造成死亡的风险。

 

  少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吗?糖尿病患者能吃水果吗?

 

  首先,我们问题里的糖指的是添加糖,不是碳水化合物,而是工业生产或者烹饪过程中添加的糖,一般是单糖或者双糖,都是升糖非常迅速的糖。

  目前,对于添加糖是否引起糖尿病没有定论,但有研究显示,每天多喝一瓶含糖饮料,糖尿病风险大概能够上升25%。因此,含糖饮料、添加糖我们还是应该控制在一定量以下。对于每天糖的摄入量,建议占全身全天总能量的10%以下,更健康的是占5%,中国营养协会也提出了每天添加糖最好不要超过 25 克,放松一点是 50 克。

  对于糖尿病患者吃水果,也有一定的条件。如果血糖控制得好,他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但仍需选择含糖量低、升糖指数低的水果,比如李子、桃、樱桃等。患者应在两餐之间吃水果,每天总量控制在200克以内,并相应减少主食摄入。现在有很多手机软件可以帮助查询不同水果的含糖量。其次,吃水果时间也有讲究,一般建议两餐之间,分成两次。最好是在上午 10 点钟,下午 3 点钟,加起来一天是 200 克。

 

  糖尿病前期有没有明显症状?早期筛查有哪些方法?

 

  糖尿病的前期其实没有明显症状,糖尿病患者80%也没有典型症状,因此只能靠我们去主动筛查,筛查的方法有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既往体检发现过血糖异常的人群,还有妊娠糖尿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黑棘皮症和血脂异常的人。此外,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服用某些药物(如降脂药和抗抑郁药)的人也需要注意,早筛查、早治疗。

  对于儿童青少年要看体重,每一个年龄段对应着不同的体重标准,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85百分位数就认为超重,如果同时伴有一级亲属患糖尿病,自己有胰岛素抵抗表现,也要及时进行一个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可以治愈吗?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还没有被完全治愈的办法,但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研究基因治疗、胰岛移植和干细胞治疗等方法。

  虽然不能治愈糖尿病,我们可以治疗糖尿病。现在有一个新的概念是糖尿病缓解,特别是病程不超过5年、胰岛功能良好的患者,通过治疗有可能暂时不用药物也能控制血糖水平。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饮食和运动,这是治疗的基础。此外,还有药物治疗、血糖检测和健康教育。

  然而,目前糖尿病控制的现状并不理想,许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知情的患者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接受治疗。如果糖尿病能够早期发现并治疗,控制血糖在良好状态,可以极大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不影响寿命和生活质量,因此,希望大家积极筛查,积极地去治疗。

  现在有平台为患者建立电子档案,患者的手机上有终端,可以随时把血糖、血压上传到中心,app上有很多健康宣教的模块,输入身高体重可以得到个性化的饮食规划,以及每种水果含糖量是多少,各种主食热量是多少,平常使用的药物作用是什么,都可以查询。

  记者:董小娴 蔡琳 马志鹏(实习)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龙山:强降雨后恢复生产生活

  • 走进南博会旅居云南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