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尤为平:科技金钥匙 扭开致富锁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尤为平:科技金钥匙 扭开致富锁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11-22 10:00

  江苏射阳县新坍镇为平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以种植稻麦、芡实为主,经过几年的发展,规模已达5000亩,年净收入达400万元,2020年,农场获得江苏“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称号。因为在农业方面的突出表现,农场主尤为平先后获得射阳县乡村振兴先进会员和先进个人、射阳县丰收达人等荣誉。

尤为平:科技金钥匙 扭开致富锁

  回乡创业,当好科技致富带头人

  在回乡之前,尤为平一直在供销社上班。后来供销社倒闭了,头脑灵活的他和同事一起搞服装批发,也有不错的收入。随着年龄增长,父母逐渐变老,尤为平也在思考自己未来的路。他注意到家乡近些年的发展变化,决定结束服装生意,回乡再创业。

  2012年,尤为平回到了家乡。经过多方调研,他开始了自己的新农人之路,流转了120亩土地用于种植稻麦。刚开始种植稻麦的尤为平,什么都不懂,一切从头学起,只能自己订阅农业相关杂志,参加各类技术培训,主动向县、镇农业技术人员请教。经过两年的学习与摸索,尤为平不但熟悉掌握了稻麦种植与管理技术,还能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为了更好地在农业领域发展,尤为平于2014年创办了射阳县新坍镇为平家庭农场。农场创办后,他带头试验示范运用各类新技术、新品种,实践并推广水稻人工栽插、旱育抛秧、水稻机插与秸秆还田集成等新技术,在田间试验淮稻5号、南粳9108等水稻新品种。

  经过几年的努力,农场种植的优质食味稻南粳9108面积达2.5万亩,机插秧面积达2万亩,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了带动周边农户运用新技术、种植新品种的步伐,实现了增产增收。

  示范辐射,当好科技致富领路人

  农场创办以来,一直是种植稻麦,虽然在持续发展,但经济效益有限。怎么才能进一步提高效益?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后,尤为平找到了一个新思路——种植“水中人参”芡实。

尤为平:科技金钥匙 扭开致富锁

  2019年起,尤为平试验种植的50亩芡实获得成功,当年的经济效益达到15万元,超过稻麦轮作效益近10倍。

  找到“致富钥匙”后,尤为平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以大户带小户、合作生产的模式发展芡实种植。种植过程中,尤为平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种植户,实行标准化生产,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并严格地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规程。

  此外,尤为平还带领农户率先将化肥农药减量,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同时做生产记录,实现生产过程可溯源,以保障生产安全、产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如今,基地的芡实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200余亩,这也给周边农户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周边土地流转的农户都来到了种植基地打工,这些固定工每年的收入不低于6万元,而季节雇工的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

  开拓创新,当好科技致富探路人

  为了能更好地将农产品销售出去,提升农产品价值,尤为平注册了“尤其理想”品牌商标,大胆尝试利用电商平台销售芡实。

  尤为平的芡实不仅有商标,还有自己的“身份证”,通过扫描包装盒上的可追溯二维码,芡实种植过程一目了然。

  2022年,尤为平利用电商平台销售芡实2.5万斤,产品远销苏州、福建、安微、广东等地,电商销售额达到250万元,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

  讲述人:尤为平 射阳县新坍镇为平家庭农场创始人

  审核专家:廖丹凤 中国农学会研究员

  编辑:谢芸 武玥彤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