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椭圆食粉螨:看不见的害虫,看得见的危害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椭圆食粉螨:看不见的害虫,看得见的危害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11-24 16:13

  大众所熟知的储粮害虫有很多,比如赤拟谷盗、印度谷螟等。其实还有一种非常微小、肉眼难辨但危害巨大的害虫——椭圆食粉螨。

  椭圆食粉螨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储藏物害螨,也是我国主要的优势螨种之一。

  在我国气候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椭圆食粉螨的危害尤为严重。仓储内椭圆食粉螨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多种贮存粮食的品质及仓储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什么是椭圆食粉螨?

  椭圆食粉螨(Aleuroglyphus ovatus)隶属于蜱螨亚纲,粉螨科。其一个世代经历五个主要发育阶段:卵期、幼螨期、第一若螨、第三若螨和成螨期。

  在幼螨及若螨期后均有一段短暂的静息期,一般持续24 h左右。幼螨阶段有三对足,其余各移动螨态均有四对足,且足的颜色随着发育阶段的推移而加深。

  椭圆食粉螨体型微小,通常肉眼不可见,雄成虫体长在300μm~400μm之间,雌成虫体长在600μm~1000μm之间。

  椭圆食粉螨营两性生殖方式,种群表现为偏雌性。温度28℃~30 ℃、相对湿度80%~85% RH是最适合它们繁殖的环境,仅用11天即可羽化为成螨,日产卵量可高达25颗,每雌一生产卵数可高达300多颗,停止交配后仍能连续产卵15天。

  椭圆食粉螨一天中多数时候都在取食或交配,且交配时长可达数小时,其在交配后1~3天可产卵。

  椭圆食粉螨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世代周期短的特点加速其蔓延与危害。

椭圆食粉螨:看不见的害虫,看得见的危害

体视镜下椭圆食粉螨雌螨

  椭圆食粉螨有何危害?

  椭圆食粉螨能够取食多种贮存谷物,如小麦、面粉、大米、玉米等,还会以其尸体、排泄物、分泌物、蜕下的皮以及体内所携带的微生物而污染和破坏可食用菌、种子、药材、干果、蜜饯、动物饲料等,从而使营养成分及含量减少,含水量增加,甚至霉变,降低谷物发芽率,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此外,椭圆食粉螨还会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通过皮肤接触、吸入呼吸道甚至依附在食物上而被吞食,致使人们感染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及胃肠道疾病。

椭圆食粉螨:看不见的害虫,看得见的危害

体视镜下正在取食的椭圆食粉螨种群

  如何防治椭圆食粉螨?

  考虑到保护储粮食用安全与风味,在防治椭圆食粉螨时,主要是利用不伤害储粮品质的物理及生物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包括熏蒸、极端高温或低温等;生物防治包括捕食天敌、天然植物或植物提取物等。

  当储藏粮食的含水量低于12%或者相对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下,大部分粉螨无法存活,因此保持储粮环境干燥和通风可有效防治粉螨。

  此外,-20℃环境下,多数储粮昆虫和螨类会在几分钟内死亡;高剂量的臭氧处理、植物提取物丹皮酚以及PH3与CO2混合熏蒸均可有效杀害椭圆食粉螨。

  椭圆食粉螨也有天敌,捕食螨巴氏新小绥螨、巴氏钝绥螨、普通肉食螨以及马六甲肉食螨的雌雄成螨,在16 ℃~32 ℃下均对各发育阶段的椭圆食粉螨有较强捕食能力,且雌捕食螨对于低龄螨态粉螨的捕食与防治效果更佳,其中马六甲肉食螨是仓储中常见捕食螨,是广食性捕食螨且喜食粉螨,可捕食大量储粮害虫,在28 ℃环境下,24 小时内最多可捕食百余头椭圆食粉螨幼螨。

  科学性把关:徐乐天 湖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朱佩佩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编辑:谢芸 武玥彤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包惠段启动联调联试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亮相好莱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