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水果“受伤”怎么查?水果“内科医生”已上线!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生产技能 > 正文

水果“受伤”怎么查?水果“内科医生”已上线!

来源:光明三农2023-11-27 11:33

  在现代农业和食品生产中,确保果蔬的品质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任务。然而,果蔬的内部质量问题通常是难以察觉的,这给生产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带来了挑战,幸运的是,现代技术已经带来了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解决方案,即近红外(NIR)透射光谱技术。这一先进技术允许我们深入了解果蔬内部的情况,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内部缺陷、腐烂、虫害以及营养成分,目前果蔬内部缺陷检测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中。

  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中,果蔬内部的虫害是农产品质量的重要问题。在检测虫害时,NIR透射光谱技术通过分析透射光谱数据,可以识别并判断出果蔬内部是否存在病虫害问题,并进行定量评估,空心化问题也是同样如此。在检测果蔬内部腐烂程度时,NIR透射光谱技术可以透过果蔬表皮,识别果蔬内部存在的腐烂区域,并定量评估腐烂程度。这可以帮助农产品生产商和零售商提前筛选掉腐烂的果蔬,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延长货架期。

  以苹果为例,苹果的霉心病和水心病是两种常见的内部缺陷疾病,在苹果品质评估和出口质检中非常重要。

  霉心病是一种由霉菌引起的苹果内部病变,通常在果实存储期间出现,常表现为水势失衡,导致果实内部形成棕色或黑色的霉斑。霉心病的检测通常通过目视检查和切开果实进行观察,如果果实有可疑的病变迹象,就会被判定为受到霉心病的感染。近年来,一些新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也被研究用于霉心病的检测,包括使用NIR透射光谱技术,通过分析果实内部的光谱信息,检测苹果中潜在的霉心病病变并进行预测,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果实损耗,降低了经济损失。

  苹果“冰糖心”也是一种苹果病害,即水心病。在中国西北高原干旱地区多有发生,是一种生理性病变。病果剖开后,其内部组织的细胞间隙充满细胞液而呈水渍状在果实中心,也有的发生于果实维管束四周和果肉其他部位。“冰糖心”通常指富士苹果中的水心病表现比较明显的果实,其内部病变形成的水渍状果心常被商家用来作为卖点进行宣传。

  对于水心病的苹果,当果实内部的水心未发生褐变腐败之前,是可以食用的。此时,苹果水分丰富,口感脆嫩多汁,具有较高的糖度,能满足一些消费者对于甜味的追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水心病苹果可以食用,但由于水心病对果实贮藏性的影响,其保鲜期相对较短。由于水心病导致果实内部的细胞液增多,这可能会降低果实的贮藏寿命,患水心病的果实在贮藏过程中更容易变软、褐变和腐烂。

  目前,水心病检测主要依靠目视观察和切开果实进行检查。水心病导致果实内部细胞间隙充满细胞液,改变了果实的光学性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可以探测这种光学变化,并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分析来判断水心病的程度和位置。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进行水心病的检测,不仅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工判断的主观性,还可以实现对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除了缺陷,NIR透射光谱技术还可应用于检测果蔬内部的营养成分。通过分析透射光谱数据,可以获得果蔬内部的营养成分含量,例如糖分、酸度、维生素含量等。这对提升产品食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优化农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此外,NIR透射光谱技术还能够快速测量果蔬样品的透射光谱,并通过建立与缺陷相关的数学模型,实现对果蔬内部缺陷的快速筛选和分级。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检测的成本,并确保所销售的果蔬符合质量标准。

  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近红外(NIR)透射光谱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和食品生产领域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它不仅使果蔬内部质量问题的检测更加准确和高效,还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增强了果蔬产业的可追溯性和管理效率。

  科学顾问:郭志明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教授)

  统筹:廖丹凤 郑锋茂 王长海 张瑞杰

  策划:武玥彤

  编辑:王媛媛(实习)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文+敦煌壁画艺术”受宠

  • “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