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东北到华南,探寻中国不同地区的黄瓜种植奥秘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生产技能 > 正文

从东北到华南,探寻中国不同地区的黄瓜种植奥秘

来源:光明网2023-12-18 17:18

  黄瓜是全球十大蔬菜之一,全球总栽培面积仅次于番茄。而中国则是全球黄瓜生产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2020年世界黄瓜生产总面积226.1万公顷,总产量9125.8.万吨。其中,中国生产面积128万公顷,产量7283.3万吨,总产量和种植面积分别占世界的79.8%和56.6%,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黄瓜生产国。

从东北到华南,探寻中国不同地区的黄瓜种植奥秘

  中国的黄瓜种植区域广泛,分布在全国各省市地区。主要产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湖南、辽宁、湖北等地。

  华北是我国黄瓜最大生产区,占全国黄瓜播种面积的50%以上,也是栽培茬口最多的一个区域,是我国主要的温室、大棚黄瓜种植区。华中和华南地区的黄瓜种植面积也较大,分别约占全国黄瓜播种面积的15%和13%。东北地区气候严寒,主要种植露地、大棚及日光温室品种的黄瓜,大棚多层覆盖应用较多。东北的黄瓜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7%。西南地区为高原地区,气候及地理环境复杂,栽培茬口多样,主要为露地及大棚黄瓜栽培,黄瓜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8%。而西北地区的黄瓜栽培基础则较差,种植面积较小,约占全国黄瓜播种面积的2%,但近年来发展较大,特别是保护地黄瓜种植面积有了很大的增长。

从东北到华南,探寻中国不同地区的黄瓜种植奥秘

  黄瓜的种植季节主要取决于地区的气候条件。在没有霜冻的地区,黄瓜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如广东一年可种植4到5茬。南菜北运黄瓜在9月至来年1月播种。黄瓜栽培茬口简单分为春大棚、春露地、夏秋露地、秋大棚、秋冬茬温室、越冬茬温室、冬春茬温室等。这些不同的栽培模式使得我们在不同的季节都能享受到新鲜的黄瓜。

 

出品: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科学顾问:张圣平/博士 研究员 副所长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统筹:包书政 廖丹凤 张楠 王长海 张瑞杰

策划:武玥彤 林佳欣

编辑:孟晗蕾(实习)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沪苏湖高铁通车运营 “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添新动脉

  • 北京中轴线上的正阳门箭楼恢复向社会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
2024-12-27 10:27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2024-12-27 10:26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2024-12-27 10:23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2024-12-27 10:09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2024-12-27 10:27
在数字化时代,市场对云的需求进入到深度用云的阶段。尤其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上云场景越来越复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大量应用场景需要各专业协同去落地,共建生态是各行各业的诉求。
2024-12-27 10:24
董泽故居始建于明代,是著名教育家董泽先生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董泽先生1925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是云南大学首任校长。
2024-12-27 10:22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在此生产的首批镥-177医用同位素同步出堆。
2024-12-27 02:00
朱光亚院士是老一辈科学家中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代表,对朱光亚院士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努力继承朱光亚院士为中国工程院奠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2-27 09:46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024-12-26 10:37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12-26 09:37
从古至今,工程使技术和科学发挥生产力的功能,反映国家或组织机构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2024-12-26 09:31
激光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成像与手术、消费电子等领域,它深刻改变了大众的生活。
2024-12-26 09:30
国家统计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257.4万亩,比上年增加75.2万亩,增长1.8%;单产144.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0.4公斤/亩,增长7.8%;产量616.4万吨,比上年增加54.6万吨,增长9.7%。
2024-12-26 09:19
日前,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学生吴一迪及其团队的项目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和全国特等奖。
2024-12-26 09:18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12-25 09:23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2024-12-25 09:23
目前还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如果家中有急性胃肠炎病例出现的时候,定时地要对家庭中接触频繁的部位,比如说门把手卫生间等进行定时的消毒。
2024-12-25 09: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