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 | 永远的生命之水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 | 永远的生命之水

导 读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为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动员社会公众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北京规划自然资源”将陆续发布4期关于世界地球日的科普知识宣传内容。本期小编带您了解北京水资源的相关内容。

  水,这一地球上最为珍贵而又不可或缺的资源,以其独特的方式维系着我们的生命与生态系统的健康。作为万物之源,水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这片古老而繁荣的土地上,北京的水资源更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北京的水资源

  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厚,自古便有“虎踞龙盘,形势雄伟”“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天府之国也”的描述。北京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曾有“水乡”之称的北京,地表水体发育,有河流100余条,各种人工湖塘和渠道遍布。内有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以及蓟运河五大水系。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的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南水北调水进京后,北京市的供水紧张局面得到缓解。

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 | 永远的生命之水

北京市水系分布示意图

图片来源:北京地区泉志

地下水:北京的生命之水

  过去几十年里,地下水曾长期占北京供水总量的50%—70%,是北京的“生命之水”和“安全之水”。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连续枯水年,密云和官厅两大水库来水量同步减少,由于地表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供水水源逐渐转向地下水。在北京平原区掀起了一波抗旱打井的高潮,全市供水由依靠地表水逐渐转向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供水。1999年,北京遭遇历史罕见枯水年,通过在怀柔、平谷、房山、昌平四地建设应急水源地,挖掘地下水的开采潜力,大大缓解了供水危机,保障了城市供水安全。

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 | 永远的生命之水

地下水在首都发展中缓解供水危机

  目前北京的供水来源可分为地下水、地表水、外调水、再生水4类。2022年,地下水供水量12.18亿立方米,仍占水资源配置总量的30.4%。

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北京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也威胁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

  在南水北调水进京前,为满足首都城市发展需要,只能持续超量开采地下水。经过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天然流场被完全改变,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范围增大、湿地退化、河道断流、泉水枯竭以及地面沉降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陆续出现。

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 | 永远的生命之水

永定河地区地下水位多年动态曲线图

  南水北调水进京,加之近年来降水量偏多,为地下水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水位上升虽然达到了恢复生态环境的目的,但同时可能引发地下工程结构失稳及渗漏,为城市运行带来隐患。

地质环境监测,守护地下水安全

  为有效应对上述问题,北京加强了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基于1956年开始的地下水监测工作,通过几代地质人的不断努力,目前已建立由2620眼监测井组成的地下水监测一张网,实现了对全市域内地下水的全覆盖,每年定期开展水位、水质、水温监测等“城市体检”工作,把脉地下水,守护地下水安全,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城市规划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 | 永远的生命之水

北京市地下水监测发展历程

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 | 永远的生命之水

水质样品采集

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 | 永远的生命之水

水位动态观测

  根据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析,1961—2014年间,北京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储存量累计减少106.86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水进京后,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为丰水年,2021年为极丰水年,2023年为丰水年,充沛的降水量加之生态补水和地下水减采的共同影响,使得地下水资源量出现了明显的恢复,2015—2023年平原区地下水储存量增加51.71亿立方米。

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 | 永远的生命之水

北京市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累计储存变化量曲线图

  基于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防污性能评价、地下水资源量等要素,构建评价体系,对北京平原区含水层组进行了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确定了不同功能区的地下水使用方式,为分质分级供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北京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程度很高,分布着地下停车场、地下管线(热力、电力、给排水、燃气等)等城市基础设施,围绕地下水位上升对城市安全影响,开展了北京平原区地下水位上升对地质环境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初探了地下水可恢复适宜水位。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 | 永远的生命之水

永定河生态补水

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 | 永远的生命之水

复涌的门头沟区斜河涧东水泉

  近年来,围绕水资源涵养、环境治理与生态功能修复,相关部门已开展大量的工作。进行生态涵养的基础是水资源问题的解决。2014年南水北调水进京后,北京市的供水紧张局面得到缓解,用水结构发生了变化,地下水资源得到休养生息,其数量、质量、开发利用以及水生态环境等情况发生了巨变。通过调水、节水缓解了区域缺水状况,逐步涵养本地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治理及修复各种资源、环境及灾害问题,才能真正发挥生态涵养区的作用,走上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 责编:李欣哲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一箭八星!我国成功发射天仪41星等8颗卫星

  • 秋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2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合办,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和中国生产力促进协会数字经济工委会协办的2024(首届)中国数字人大会——面向人工智能的数字身份体系研究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发表致辞。
2024-09-24 16:26
当下,在国内高校中,学科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
2024-09-24 09:59
未来颠覆性技术,特别是食品合成生物学技术将重新定义食品行业,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改变这个行业的市场规则,而我们应该积极迎接这样的改变。
2024-09-24 09:57
这些发现或有助开发实用的室温超导体,并可理解量子气体模拟——一个结合量子光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领域。
2024-09-24 09:53
张甘霖的学生、土壤所助理研究员杨顺华说,这种执着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
2024-09-24 09:50
《三体》成为世界走近中国的一份路引,更是展现当代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内容为王”仍然是基本法则。
2024-09-24 09:42
“三项改革”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路演现场,迈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重要一步。
2024-09-24 09:28
黄河孕育了千年文脉,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打造数据中心、讲好黄河故事,有利于全景式呈现黄河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创新黄河文化表达方式。
2024-09-24 09:26
月亮很近,抬头就能望见阴晴圆缺;月球很远,需要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跋涉。中国探月20年,也拉近了星辰大海与普通公众生活的距离。
2024-09-24 09:24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与氢能技术呈现显著融合趋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有助于推动其在氢能技术方面的创新产出。该文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氢能技术当前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也为推动氢能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4-09-23 10:36
从汽车钎焊铝箔的“门外汉”,到“摸着石头过河”开发出相关产品……郭飞跃在创新路上,不服输、敢打拼,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近日,郭飞跃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讲述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潜心研发汽车钎焊铝箔产品的艰辛历程。
2024-09-23 10:34
不仅是在兰考,在“齐鲁粮仓”,稻菽飘香、鱼跃莲池、瓜果盈枝都离不开科技加持的精细气象服务。
2024-09-23 09:42
天线飞转、屏幕闪烁、无形空间、电波交织……陈杨受邀参加红蓝对抗演练,充当“磨刀石”。
2024-09-23 09:37
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24-09-23 09:35
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
2024-09-20 13:00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09-20 10:13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2024-09-20 10:09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4-09-20 10:06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2024-09-20 10:05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2024-09-19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