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锚定2035·院士谈科学报国】让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实现机械化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锚定2035·院士谈科学报国】让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实现机械化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4-08-26 13:43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网推出“院士高端科普”栏目,邀请各领域院士就我国当下热点科技问题给予权威解答,服务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提升科研科普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科普力量。#千万IP创科普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不仅关乎人类的生存,更承载着文明与社会的进步。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农业更是社会稳定与繁荣的不动基石,而农业机械化则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面对未来,人们都在思考:当传统的农耕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谁来肩负起新时代的耕种使命?

  有人曾问我的梦想是什么。“耕牛退休、铁牛下田、农民进城、专家种田。”那是在2010年,在袁隆平院士80岁寿辰上,我说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将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让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实现机械化。

【锚定2035·院士谈科学报国】让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实现机械化

  近年来,“智慧农业”与“无人农场”这两个名词频频出现在中央文件、媒体报道和学术论文中。我认为,智慧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航标,正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巨轮破浪前行。

  2019年,我们承担了广东省的重点科研项目,开始研究无人农场。什么是无人农场?我们查遍了各种资料,都没有找到一个准确的解释。经过思考,我用五句话来概括无人农场的核心功能: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长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目前,我们建设的无人农场突破了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智慧化管理四大关键技术。实践表明,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无人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是未来农场的发展方向。

  人不下田,也能种地,也能种好地。今年,我们在广西贵港建立了一个水稻智慧无人农场,采用无人驾驶插秧和直播技术。目前,水稻长势喜人,若后期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亩产将突破600公斤,创下当地新高。

 

【锚定2035·院士谈科学报国】让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实现机械化

罗锡文院士团队论文《中国大田无人农场关键技术研究与建设实践》

  至2023年底,我们已经在全国15个省启动建设了30个无人农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2021年在广东的早稻种植中,我们的优质丝苗米19香品种亩产量达到了662.29公斤,比农民自己种植高出32个百分点。2023年在湖南益阳千山红镇的再生稻无人农场中,头季亩产更是高达830.7公斤,第二季亩产也有411公斤,两季合计达到了1241.7公斤。

  近些年,农村种地的主力军变成了“38、61、99”——妇女、儿童、老人,年轻人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但今天这种情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年轻人开始回归农田,他们悠然自得地坐在这里,监控着机器的高效运作……展望未来,无人农场的时代已经到来!

  纵观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有诸多薄弱环节亟待突破,比如水稻的种植和烘干环节机械化程度较低,经济作物如柑橘、茶叶的机械化收获存在短板,蔬菜机械化生产难度还较大。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的支撑。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攻坚克难,突破关键技术核心问题,特别需要年轻人的力量,需要他们投入农业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如今,农业大学的条件已大为改善,社会各界也在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能够吸引并留住年轻人的事业平台。

【锚定2035·院士谈科学报国】让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实现机械化

  我想以我的亲身经历对所有的选择农业事业的年轻人说,要多到农村去、到农业中间去、到农民群体里去,要深入农村、扎根基层,唯有深入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农耕的艰辛,方能洞悉农民的真实需求,才能准确评估机械在田间的实际效能。

  现今,随着对智慧农业发展的日益重视,我们殷切希望更多尖端技术能够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推动农业机械化的持续进步,进而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更高层次的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共同为打造农业强国添砖加瓦。

  (作者 罗锡文,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光明网记者武玥彤 李欣哲采访整理)

【锚定2035·院士谈科学报国】让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实现机械化

【锚定2035·院士谈科学报国】让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实现机械化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卢龙: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贵州罗甸:做热“亲水”夏日品牌 促全域旅游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