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资讯 > 正文

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5-02-14 22:43

  今年是乙巳蛇年,蛇年说蛇,不过考虑到大多数人对蛇似乎总带着一种避之不及的情绪。

  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一种相对“可爱”的蛇——猪鼻蛇,它已经被作为宠物“火了”上百年,人们为什么喜欢养它?猪鼻的名字又是从何而来?

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猪鼻蛇宝宝,比人的手指大不了多少

图源undergroundreptiles

  蛇也能可爱?

  提到蛇,你脑子里是不是瞬间冒出那些让人“闻风丧胆”的形象?比如三角脑袋、吐信子、尖利的毒牙,还有如水桶般粗的身子。但猪鼻蛇可能会改变你的认知,因为它不仅吓不到人,甚至可能会让你觉得:“诶,这家伙居然还有点萌!”

  猪鼻蛇是几种鼻部上翘的蛇类的统称,与普通的蛇相比,它们的鼻尖位置的鳞片更翘,喙部也更尖,看起来就像长着一个“小猪鼻”,因此而得名。

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挺翘的小鼻子

图源internetreptile

  并且猪鼻蛇也喜欢像小猪一样,用它们的“翘鼻”来回扫动,挖掘沙质土壤,寻找食物,有时间还会在腐烂的树叶堆中打洞,掏蜥蜴的卵。

  而从分类上来说,绝大多数的猪鼻蛇来自游蛇科的异齿蛇属,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区(美国和墨西哥北部地区),包括东部猪鼻蛇(Heterodon platirhinos)、西部猪鼻蛇(Heterodon nasicus)以及南部猪鼻蛇(Heterodon simus),还有少部分猪鼻蛇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原本也过着与世无争的惬意生活,直到人类的扩张才将它们带出了岛。

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南部猪鼻蛇(左)的鼻子比东部猪鼻蛇(右)更尖

图源Kevin Stohlgren

  作为蛇的一员,猪鼻蛇身体表面也有着复杂的花纹和多彩的颜色,不同种类猪鼻蛇的花纹和颜色变化也很大,例如东部猪鼻蛇往往呈棕灰色,就像沙子的颜色一样,带有黑白斑纹。

  而西部猪鼻蛇更有意思,它们会根据不同的所在地,集齐了红、橙、黄、绿、棕、黑等多种颜色,体表的花纹有些是斑点,有些啥也没有,颜色很纯。

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棕色的西部猪鼻蛇

图源mnherps

  一般来说,蛇整这么多花里胡哨的颜色是为了告诉捕食者——“我很危险,你最好别找我麻烦。”

  猪鼻蛇也有样学样,但威慑力就见仁见智了,实际上它体表的颜色只是它穿的一层“保护色”,因为猪鼻蛇身型不大,战斗力也一般,胆还特别小,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躲到沙子和树叶里。

  而且它们还缺少蛇最致命的武器——下毒!没错,猪鼻蛇都是无毒蛇,某些种类的猪鼻蛇带毒,但基本上毒性非常弱,对人基本没有威胁。

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图源Reptiles Amino

  不过,有人可能想不明白了猪鼻蛇“胆小又弱小”,如何在野外生存呢?

  “表演型人格”的猪鼻蛇

  在一些北美地区,当地的土著居民会把猪鼻蛇叫做“眼镜蛇”或者“鼓腹蝰蛇”,这两类蛇都是剧毒蛇,特别是眼镜蛇凶名在外。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眼镜蛇其实是多种毒蛇的统称,其中大部分都属于眼镜蛇属。

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图源thailandsnakes

  而人们之所以把“眼镜蛇”当作猪鼻蛇的俗名,原因在于猪鼻蛇在面对危险时,通常会采取一种独特的防御行为——模拟眼镜蛇的姿态。具体来说,猪鼻蛇会把自己的脖部肌肉绷紧,呈现出一种“鼓脖”的姿势,这个动作背后其实是一种精妙的生理机制。

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看似“眼镜蛇”,实则猪鼻蛇 图源rmbolton

  因为猪鼻蛇脖子部位的皮肤并不像眼镜蛇那样具备明显的“脖围”结构,但它通过收缩脖子的肌肉,使得这个位置的皮肤拉紧,虽然没有眼镜蛇的颈部“皮肤褶皱”,但仍能模仿出一种类似的扩展效果。

  而且为了模仿得更像,它还会竖起上半身,抬高头部,伸出舌头,嘴巴微微张开,看上去好像随时准备攻击。

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图源bunjywunjy

  这种行为被称为“展示性防御”,它的目的是通过让敌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威胁更大、更具攻击性的动物,从而吓退对方,很多爬行类动物都会用这一招。

  如果这种“虚张声势”并没有将对方逼退,那么猪鼻蛇就会开始表演“装死”,身体翻转变得僵硬,同时舌头从嘴中伸出,甚至为了让自己看来的确是一具“尸体”,还会从泄殖腔里面排出带有恶臭气味的物质,进一步加强“尸体”的效果。

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你叫不醒一条装死的蛇 图源网络

  这时候的猪鼻蛇会一动不动,只有眼睛会微微张开,观察威胁者的状态,如果威胁者视线转移,它们就会缓慢地移动身体,然后溜之大吉。

  养猪鼻蛇需要注意什么?

  在爬虫养殖的圈子里,猪鼻蛇因其独特的外形和温顺的性格,一直是爬宠爱好者们的热门选择,而且它无毒,还不会咬人,作为新手入门的爬宠特别适合。

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拿在手里盘 图源网络

  饲养猪鼻蛇的环境要求并不复杂。它们喜欢温暖的环境,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4-30℃,所以给它们提供一个有适当温度控制的饲养箱就行。

  猪鼻蛇也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栖息地布局, 因为它们体型通常不超过一米,不会长得太大,只需要简单的藏身处、合适的湿度和一些天然的装饰物就足够让它感到舒适。

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图源网络

  此外,猪鼻蛇在食物的选择上也比较简单,它以小型蛙类、昆虫和小型爬行动物为主食,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可以喂食小型啮齿动物或专门的爬宠饲料。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只给它们吃啮齿动物,这样可能会导致肝脏问题,甚至缩短寿命,最好是混合搭配着喂养。

这种蛇喜欢装成“眼镜蛇”,却当了人类百年的宠物?

猪鼻蛇吃小鼠 图源Ectotherm Empire

  总的来说,猪鼻蛇养起来还是比较简单轻松的。如果你是初次接触爬宠的人来说,猪鼻蛇绝对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它既能为你提供养护爬虫的乐趣,又不会带来太多的养护压力。

  甚至在无聊的时候还能让它来点“装死”的表演,这比我养的守宫有意思多了!

[ 责编:孙云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精彩剪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