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徐延豪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不重视科普工作,不提升全民的科学素质,那么我们创新的基础就不够坚实。”
作为科协界的政协委员,徐延豪长期关注和支持科普工作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科学普及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24日,《科普法》时隔22年首次修订,在徐延豪看来,此举“具有划时代意义”。新修订的《科普法》中新增了“科普活动”和“科普人员”专章,为科普人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科研与科普如何“兼得”?徐延豪认为,“科技工作者,应该自觉地把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不是说投入同样的精力,而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意识,把你所在领域的科学技术传播给公众,让公众了解、接受它,掌握、运用它 ,公众会更理解、支持你的工作,支持了解的多了,就形成了全社会的氛围,这对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科普就是在播撒科学的‘种子’,通过向公众传播科学,可以吸引、激发更多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科学事业。”徐延豪说。 (记者 林佳欣 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