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啥症状?如何根治?一文说清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资讯 > 正文

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啥症状?如何根治?一文说清

来源:光明网2025-07-02 18:05

  你是否被顽固的口腔异味困扰?是否有家人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这种呈螺旋形的细菌,正悄悄寄生在我国约50%人群的胃部。在临床出诊过程中,经常遇到患者对幽门螺杆菌的种种疑问:它如何传播?感染后有哪些表现?又该如何防治?今天就来系统解答。

  认识幽门螺杆菌:胃里的“隐形破坏者”

  幽门螺杆菌,听起来像个科幻电影里的外星生物。但其实它是一种很小的细菌,形状呈螺旋形或杆状,专门喜欢在我们胃的幽门部位安家并引起病变,故全称为“幽门螺杆菌”。是全球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可能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大问题。据估计,我国约一半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临床中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家人共用餐具、互相夹菜的习惯,很容易导致一人感染、全家“中招”。这也提醒我们,当家庭中有人确诊感染时,其他成员应同步进行筛查。

  感染途径揭秘:这些日常习惯藏隐患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主要通过两大途径:

  口对口传播:共用餐具、亲吻,或是家长用嘴嚼碎食物喂给孩子,都可能让细菌通过唾液传播。我曾遇到过一个案例:奶奶长期用嘴喂孙子吃饭,最终导致孩子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

  粪口传播:如果食物或水源被含有细菌的粪便污染,也可能引发感染。比如未清洗干净的蔬菜水果、未经煮沸的生水,或是加工过程中被污染的食物,都可能成为细菌的“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约30%-50%的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而有症状者常见表现为:上腹部胀痛、消化不良、进食后或饥饿时规律性胃痛,以及刷牙漱口也难以缓解的口腔异味。

  规范治疗是关键:四联疗法需足疗程

  一旦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需要治疗?目前医学指南建议,除非有特殊禁忌,感染者均应接受根除治疗。国内推荐的标准方案是 “铋剂四联疗法”,即:铋剂+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疗程通常为14天。

  吃药的时候可能会有点不舒服,比如恶心、呕吐、拉肚子、起疹子。如果不严重,可以继续吃药;要是很严重,就得赶紧去看医生,让医生想想办法。还有哦,治疗的时候不能喝酒、抽烟,也不能吃辣的、油的、刺激的东西,不然会影响治疗效果。

  科学预防六步法:从细节阻断感染链

  作为临床医生,建议患者从以下六方面做好预防:

  1.养成卫生习惯: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每日刷牙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减少口腔细菌定植;

  2.推行公筷分餐:家庭聚餐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唾液交叉污染,尤其不要互相夹菜;

  3.注意饮食卫生:蔬菜水果用流水彻底清洗,生水煮沸后饮用,肉类等食物确保煮熟煮透;

  4.杜绝口对口喂食:家长切勿用嘴嚼食喂孩子,避免细菌通过唾液传播;

  5.定期餐具消毒:用高温蒸煮或消毒柜对餐具进行消毒,破坏细菌生存环境;

  6.定期健康筛查:普通人群每 2-3 年可进行一次尿素呼气试验,出现胃肠不适及时就医。

  幽门螺杆菌虽然普遍存在,但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我们注意卫生,定期检查,做好预防,及时就医,就能把它控制在门外。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最好的防线。

  作者: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范雪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开幕

  • 直击承德六道河镇救援现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