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国粮策】作物学:从一粒种子到万千粮仓的进化密码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大国粮策】作物学:从一粒种子到万千粮仓的进化密码

来源:科普中国-大国粮策2025-07-11 16:55

  编者按:高考后选专业,是不是觉得金融、计算机才够“潮”?其实,有个藏在田野里的宝藏专业,早就悄悄站上了科技C位。科普中国《大国粮策》推出系列策划,带你解锁农学专业的全新面貌。立体化呈现学科建设的硬核突破,展现农业科研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使命担当,也激励更多新生力量投身“农业强国”建设新征程。

【大国粮策】作物学:从一粒种子到万千粮仓的进化密码

上山遗址发现的距今10000年的炭化稻米 (图片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当你在博物馆凝视新石器时代的碳化稻谷时

可曾想到

这些米粒中早已埋下农业文明的火种

作物学的故事

始于人类第一次将野生植物驯化为粮食

  作物学是什么?

  作物学(Crop Science)是研究作物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生理机制,育种与种子生产,以及栽培调控理论和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关注作物“是什么”,还研究“怎么育好”“怎么种好”。

  从万年前野生植物驯化开启农耕文明,到当代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这门学科历经四次育种革命:

  •驯化育种:通过千年筛选让野草变为粮食,奠定农业根基;

  •杂交育种:借助基因重组打破物种界限,作物产量实现质的飞跃;

  •分子育种:以转基因与基因编辑为工具,精准调控作物性状;

  •设计育种:融合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按需“编程”理想作物。

【大国粮策】作物学:从一粒种子到万千粮仓的进化密码

图片由AI生成

  在栽培方面,作物学也在不断进步。过去依靠经验,现在则融合土壤科学、气象数据、遥感监测与精准农业技术,实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精细化管理。例如:

  •智能施肥和水分管理,既能提高产量,又能减少资源浪费;

  •合理密植、绿色防控等栽培技术,提升作物健康和生态友好性;

  •多熟种植与轮作制度,有效利用季节和土地资源,提高整体农业效益。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系统,可精准修改作物基因序列,赋予其抗逆、优质等特性;

  合成生物学则像“生命工程师”,通过跨物种基因重组创造自然未有的功能作物;而智能育种依托大数据与AI模型,将传统十年育种周期缩短至数年,让“定制化作物”从实验室走向农田。

  作物学不仅关乎一粒种子的潜力,也关系到未来人类的粮食安全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作物学,学什么?

  《基础生物化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作物栽培学》《生物统计学》……

除了理论学习,还有各种实践课程。

【大国粮策】作物学:从一粒种子到万千粮仓的进化密码

图片由AI生成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袁珅:理论与实践结合,本科阶段理论教学占70%,实践(如田间实验)占30%,先打好理论基础再下田实践;研究生阶段则侧重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

  作物学,毕业有什么就业方向?

  ·科研深造:探索作物生长奥秘,为农业发展贡献智慧;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传递农业技术,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农业企业:从事技术指导、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政府部门:制定农业政策,引领区域或国家农业发展方向;

  ·农产品加工和贸易:将农产品变成美味食品,销往世界各地;

  ·投身教育行业:成为一名教师,培养更多热爱农业、懂农业、愿投身农业的未来人才。

…………

  无论你是热爱科学、关注乡村,还是有志投身绿色产业,作物学都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大国粮策】作物学:从一粒种子到万千粮仓的进化密码

  “农业大有可为,农村天地广阔。不管从工作上说,还是从需求上说,是有很大的机会。”——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袁珅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怎么样?

  华中农业大学的作物学(含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第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

【大国粮策】作物学:从一粒种子到万千粮仓的进化密码

【大国粮策】作物学:从一粒种子到万千粮仓的进化密码

  数据光荣榜

  近5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课题等各类研究项目1755项,批准经费6.93亿元。

  在油菜、水稻、棉花、玉米、麦类(大、小麦)、苎麻、食用菌等多种作物上育成和审定新品种142个,作物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8000万亩

  获授权专利244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5项

从田间地头到太空舱室

作物学正在突破自然的边界

这场持续万年的生命实验

将进化的可能

书写在每一粒种子之中

未来,随着合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作物学将继续改写农业的定义

让“万物生长”的古老智慧

在科技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审核专家:袁珅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策划:宋雅娟 武玥彤 谢芸 林佳欣

文案:武玥彤 李欣哲

AIGC制作:谢芸 张梓煜(实习)

【大国粮策】作物学:从一粒种子到万千粮仓的进化密码

[ 责编:田新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物里的抗战记忆】枪身斑驳将星陨:左权将军的铮铮铁骨

  • 习主席的话官兵们记住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