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网推出“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解读高校科技类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广大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赓续科学报国传统,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和底座。#千万IP创科普
提起数学就皱眉?看到应用题写下 “解” 字便卡壳?你是否好奇,大学数学与高中有何不同?在数学专业的人眼中,这门学科的乐趣又藏在哪里?本期《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带你一探究竟。
华罗庚先生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句名言,道出了数学的广泛应用与重要价值。在人工智能与科技革命浪潮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正以“隐形热门”的姿态,展现着破解世界奥秘的强大力量。
云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杨汉春介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数学理论、数学方法、计算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涵盖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算方法、数据计算、算法设计等核心课程。
除核心领域外,数学专业也涉及学科交叉的相关知识,在多领域结合中迸发活力——从航空航天到生物医药,从流体力学到金融理财,数学的身影无处不在,为国家战略领域的突破筑牢根基。
面对“数学专业是否为‘万金油’?”这一疑问,杨汉春明确表示,数学专业不是“泛”,而是“精”。
杨汉春介绍,云南大学数学专业自1934年开办以来,历经近百年积淀,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构建起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庆来拔尖数学人才班的设立,与复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1+2+1”联合培养模式,更为学子搭建了通往数学高地的优质平台。
毕业后,数学专业的人才也将走向社会各领域,如教育与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等,从事仿真、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金融工程等方面工作,就业前景多元而广阔。
在云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明梅眼中,数学的魅力在于用逻辑与公式解读万物规律。
她自小与数学结缘,从计算机专业转入数学领域后,便深耕流体力学方程组研究。今年,其团队在大角度运动研究上的突破,为解释更深刻的自然规律提供了理论可能。
从水波方程到浮体问题,从船舰在海面航行到极端天气下的运动轨迹,数学公式中藏着破解这些现象的密钥,是重大工程背后坚实的支撑力量。
明梅坦言,科研之路从不平坦,早年投稿时的屡屡碰壁是常态。但在攻克数学难题、踏入未知领域的那一刻,她所有的艰辛都化为了动力。
杨汉春期待更多人走进数学的世界,以数学为刃,劈开混沌,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用数学语言,书写改变世界的答案。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战 钊
总策划
宋雅娟 蔡 琳
记者/编导
林佳欣 蔡 琳
字幕校对
蔡悠悠(实习)李鑫怡(实习)
统 筹
张 蓉
特别鸣谢
云南大学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