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国粮策】瓜果梨桃“不寻常”,果树学专业有“玄机”!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中国大国粮策> 强农报国正当时 > 正文

【大国粮策】瓜果梨桃“不寻常”,果树学专业有“玄机”!

来源:科普中国-大国粮策2025-08-06 16:18

  超市货架上的苹果,常常让人犯难:有的甜得入心却颜值平平,有的红得亮眼却寡淡无味——难道就没有又好看又好吃的“完美苹果”?

  漫步桃园时,你是否留意过,那些枝头沉甸甸的桃子,为何如此粉嫩?

  端起一盒荔枝,你会不会琢磨,这新鲜的口感如何保存?

【大国粮策】瓜果梨桃“不寻常”,果树学专业有“玄机”!

  这些藏在生活里的小问号,背后藏着大大的学问。而大学里,就有一个专业专门拆解这些奥秘——它就是果树学专业

果树学是什么?

  果树学,是园艺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果树生物学、资源与育种、生产与经营等方面学问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果树分类、遗传育种、苗木繁育、栽培管理与果品采后工作等。

  从苹果到桃,从葡萄到板栗,仁果、浆果、核果、坚果……五花八门的果类,果树学展开一个广阔的果树天地。

  简单说,果树学就是一门“把果树研究透、种得好、用得妙”的学问。

【大国粮策】瓜果梨桃“不寻常”,果树学专业有“玄机”!

学什么?从“育种”到“上架”全技能修炼

  果树学可不只是“种树”,从一粒种子萌发,到满园果林挂果,背后藏着一整条产业链的硬核学问!

  玩转植物全生命周期

  果树的“成长大计”由你掌控——栽培时要琢磨“苹果苗在哪片土壤扎根更茁壮”;

  育种时像“植物红娘”,通过杂交、诱变,培育出更甜更好看的果树新品种;

  采后处理要当“保鲜达人”,研究怎么让摘下的桃子存得更久,怎么减少采后病害;

  就连流通经营也得懂,比如算清楚一车苹果从果园运到超市,怎么装最省空间、损耗最少。

  从种子破土到摆上货架,每个环节都得“门儿清”。

  从实验室到田间的“闯关升级”

  钻进实验室,看果肉细胞的“糖分仓库”,或者给种子做“基因体检”;扎进果园,听农业工作者说“苹果总裂果”“葡萄味儿越来越淡”这些实在难题。

  最后的“产区选题”,用课本知识加脑洞,给出能落地的方案,比如补充适当养分让苹果不裂果;通过控温控光让冬花夏开。让梦想中的蔬果花卉走进现实!

  前沿学科交叉点亮果树种植

  想让苹果在盐碱地上种植?基因编辑生物技术帮你精准“定制”抗逆材料;​

  要筑牢苹果的“健康防线”?植物保护知识为你撑起防护盾;

  想解开苹果色素积累的奥秘?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联手深挖,破解果皮色泽形成的“密码”;​

  这些高科技手段让苹果种植告别 “靠天吃饭” 的旧模式 —— 毕竟,种出完美苹果,凭的不只是世代相传的经验,更是多学科智慧与技术的协同发力!

【大国粮策】瓜果梨桃“不寻常”,果树学专业有“玄机”!

果树学的“超能力”

  虽然研究对象是常见的水果,但果树学恰恰能在这些寻常果实的生长过程中,发掘并运用其“不寻常”的生长规律,施展独特的 “超能力”!

  就拿苹果举例,千万别觉得苹果常见就普通,它的类黄酮、多酚等营养物质含量超高,是性价比之王。而果树研究者的厉害之处,就是让“好”变“更好”:

  用嫁接技术让老树的优良枝条“重生”在新砧木上,让高品质果树“返老还童”!

  通过关键调控基因的研究,把苹果的优良品质相关基因导入番茄,既能验证基因的神奇功能,更在跨界探索中为提升果实品质寻找新路径;

【大国粮策】瓜果梨桃“不寻常”,果树学专业有“玄机”!

  李保国院士推广苹果套袋技术

  图源余杭科协

毕业去哪?“不土气”,“接地气”!

  别再以为果树学专业只能 “面朝黄土背朝天”—— 果树学专业的就业路宽到超乎想象,完全不是“只能种地”:

  科研线:进高校、研究所,一边连着试管里的基因密码,一边接着田间的春华秋实。在这里,你可以专注破解苹果的“甜蜜基因”、柑橘的“耐储密码”,亲手培育出更红、更甜、更耐储的新品种;

  公职线:考公务员、事业编,化身“技术摆渡人”。把实验室里育出的好品种、田埂上摸索出的好方法,手把手教给果农,让新品种新技术走进千园万圃,让更多果园结出“致富果”;

  企业线:去农业科技公司当“技术核心”,用专业为产业升级提速;或是跨界园林景观领域,把果树融入城市设计,让公园绿地变成“会结果的花园”,让城市多一抹果香;

  创业线:有毕业生从一片果园起步,打造“育苗-种植-销售”全链条生态果园;有毕业生在自己的园子里种出“特色苹果”“定制蜜桃”,把实验室的奇思妙想变成园子里看得见、尝得到的惊喜。

  而且就业率超稳,常年保持90%以上,博士更是“毕业即就业”,完全不用担心“没出路”。

学好果树学,懂得生活的艺术!

  果树学与园艺学专业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种树种菜、种花种茶,而是一门将自然、科学、人文和艺术融合在一起的学科,适合于所有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热爱实践的人们。

  如果你享受从种子到丰收的喜悦,如果你渴望见证果实缀满枝丫,果树学专业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惊喜和奇迹。

  科学报国,从种好一树果实开始。

 

审核专家:李媛媛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策划:林佳欣 武玥彤

文案:林佳欣 蔡悠悠(实习)

部分图片由AI生成

【大国粮策】瓜果梨桃“不寻常”,果树学专业有“玄机”!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队首次参加世运会软式曲棍球比赛

  •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