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乡村振兴 > 正文

振兴热土的新力量

来源:新华社2021-11-02 19:3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振兴热土的新力量

  新华社记者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时,有这样一群人,把乡土当热土,从城里来到农田地头,在刚刚脱贫的大别山区、在农业转型的村居一线、在偏居乡野人未知的空心村落,以人为“媒”,链接城乡,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用新知求解振兴新路,赋能乡村治理,为乡村紧跟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注入生机与力量。

  和农民“坐在一条板凳上” 为乡村振兴打造“最强大脑”

  二级高级警长张建明在即将退休之际,选择了人生的新角色:主动申请选派到乡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怀揣不怕摔的塑料杯和一个记录本,张建明走出机关,来到广袤田野。

  “我出身农村、热爱农村,感觉自己体力精力都不错,可以为乡村振兴做点事。”张建明说。

  老骥伏枥,志在希望的田野上。

  这是张建明的选择,也是安徽省合肥市一项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探索。今年合肥市首开先河,从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中,选派一批有意愿去基层干事创业的人员到村任职,首批从市、县、乡三级选派45名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任期3年。

  政策一出,在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工作、今年底将退休的张建明,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选拔,张建明被选派到肥西县三河镇木兰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到村后,我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岗位,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张建明踌躇满志。国庆节一过,他就赶回村里,和村里种植大户一起,研究荷花种植、观光产业链的延伸和带动退耕、退捕村民发展的事。

  “这些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熟悉党的方针政策,视野开阔,协调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合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大勇认为,用好“老同志”力量,是弥补乡村治理人才不足的有益尝试。

  今年9月,国家乡村振兴局召开全国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明确更好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脱贫攻坚阶段相比,新阶段驻村帮扶工作有四个方面的变化:派驻村类别更多、职责任务更繁重、派出单位责任更加明确、人选把关更加严格。

  来自天津、南京等地的22名博士正在地处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县担任“名誉村主任”。这里曾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8年宣布脱贫摘帽。为推进乡村振兴,岳西县打出引才新招:开展“百名博士进老区(岳西)引百企旺百业兴百村”工程,面向全国柔性聘任一批博士,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强大脑”。

  从事地矿工作30余年的李兴国博士,第一次到所挂任的岳西县五河镇河南村,就依托专业所长,协助村里开展地质灾害风险点排查,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在李兴国来之前,村两委计划开发山区水资源,打造矿泉水品牌,却不清楚本地水资源的优点,“都说好,好在哪里说不上来”。得知此事的李兴国,立即取样一瓶水带回天津,自费找实验室进行微量元素检测,测出含有某项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有了科学依据,才能引来投资者和消费者”。

  “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要推动乡村振兴就缺这些有新知识、新思路、新资源的领头雁。”岳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许洪斌说,博士们带来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丰富的社会资源,对推进乡村振兴大有帮助。

  离开都市当“新村民” 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

  跳出“农门”又回到“农门”,是重庆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生刘峰钻的不悔选择。

  2016年,他放弃央企月薪过万的待遇,来到重庆大足区中敖镇,一头扎进柑橘果园,引进专业技术,提升产品品质,抢抓新兴市场需求,让看似不起眼的柑橘身价倍增,在盛果期一亩地能创造两万元产值。

  近来,像刘峰钻这样的“土创客”越来越多,他们将现代资本、技术、品牌等活跃的市场要素与乡村有机结合,正在孕育农业新业态,创造产业新价值。

  去山上辨认草药、学习功效;采摘水果做果酱;剪下昙花做汤羹……在“新村民”张建玲眼里,“村里到处都是宝贝”。5年前,她从银行辞职,与辞去民营企业副总职务的丈夫一起,从省城来到黄山市徽州区做起民宿。爱好手工制作的她,利用村里天然的花草和土特产,制作出烘焙品、手工皂等。这些经过创意包装的绿色有机产品,在互联网上十分畅销。

  张建玲的丈夫发挥装饰设计所长,建起创意民宿,不用乳胶漆、做榫卯结构的家具、倡导原生态的乡土生活,每到节假日,他们的民宿就被抢订一空。

  他们的乡村事业最多时雇用10名村民,不仅提高了村民收入,也让村民们认识到“有机种植,不打农药”的含金量。一些村民也跟着用牛羊粪做有机肥,种出来的农产品价格卖得更高,基本一上市就被抢空。

  用创意让“土疙瘩”生金,以创新思维为乡村“美颜”。

  59岁的张真钢并不是土生土长的黄山人,而是来自深圳的乡村“新来客”。他学过油画、摄影,在深圳做过记者、导演,对光线与空间有独到见解。旧石块,用来铺设地面造就不规则之美;烂树根,改造成复古的茶桌;废弃水泥块,堆建起漂亮的围墙……在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石际村,张真钢以废物利用、“修旧如旧”的理念,让几近倒塌的农宅变身为古色古香的民居。

  这位热心的艺术家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建设“美颜师”,村民们修缮房屋、改造民宿都想“听听张老师的意见”,连隔壁乡镇也邀请他去讲课。在张真钢看来,乡村振兴要结合各村特色,唤醒“沉睡”的资源。

  “以前总想挣钱去城里买楼房,现在看着抛荒地变成像花园一样漂亮的家,大伙也心痒痒,想把老房子保护利用起来。”64岁的石际村村民江正春说,一些村民在修缮改造老房子后,做起了民宿。曾经“没车子来、看不到希望”的村子,如今声名远扬。

  以人为“媒” 在链接城乡中与乡村共同成长

  2016年,在事业发展势头正好时,许国良选择离开北京,回到家乡湖南省益阳市创办画院。在风景秀丽的明灯山村,许国良听说村民发展绿色农业,但农产品却卖不上价格,他组织一批书画艺术家重新设计产品包装,调整宣传策略,让滞销的产品销售一空。

  这也开启了他“艺术振兴乡村”之路。把民国时期的老建筑改建成农耕博物馆,搜集和展出各种老式农具,把被洪水冲毁的渠道修得古朴雅致,在此基础上发展活水养鱼、鱼虾稻共生。过去不为人知的穷山村,成为集餐饮、有机农业、亲子教育、艺术熏陶于一体的农耕文化体验园,吸引了大量游客。

  以人为“媒”,这些来自城市各行各业的“新村民”,正成为唤醒乡村新观念、链接城乡要素资源的重要力量,并示范、引领更多乡村振兴的新力量加入其中。

  张真钢的视频号里几乎都是他拍摄的美丽村景,这是他推介所居村庄的一种方式。他常常邀请北京、广东的文艺界朋友来实地考察。他说:“山里风景优美,又安静,我琢磨着请影视界的朋友在这里建录音棚基地,发掘乡村更多机会和产业。”

  在张真钢看来,乡村振兴首先要唤醒村民们发现乡村之美,让村民们在观念、行动上强大起来。

  “乡村振兴是个很好的舞台,我身边很多朋友希望在服务乡村中共同成长。”从事教育培训工作的王维博士说。

  在朋友圈宣布担任岳西县大歇村“名誉村主任”后,王维陆续接到10多位企业家朋友的电话,他们自告奋勇要参与到她所从事的乡村振兴事业中。

  一位做人力资源的朋友得知大歇村每年有大量人员外出务工,连夜给她写了劳务输出方案,还一口气发来几十份招聘需求,希望能帮助村民外出精准务工。

  王维认为,现在不少企业和个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想做些利他的事,而乡村振兴恰恰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自己也乐意充当这样的链接者。

  “乡村振兴需要调动全社会资源,鼓励各行业各领域人才到农村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黄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明说,与过去学农务农类人才下乡不同,今天,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人才来到山乡“跨界”发展。未来,需要进一步细化政策,创新引才做法,让更多乡村振兴新力量带来乡村振兴新气象。(记者杨玉华、张紫赟、刘方强、周楠、李松)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博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题展

  • 在智博会上感受“智慧”养老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