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周 颖(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研究员)
农业是一个古老的产业,也是一个重要基础性产业。农业不仅为人类提供衣、吃、住等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原材料;更重要的是农业生态系统在人类长期改造和干预下,所体现出的多功能性特征,使农业成为历史文化的产物及人类勤劳智慧的结晶,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群体内得以传承。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农业日益向现代化、商品化发展,导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制约和挑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限的农业资源不能满足无限的人类需求,农业自然资源数量紧缺形式严峻;二是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产地环境受到污染,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显现;三是资源与环境的破坏直接导致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遭到破坏,从而降低了民生福祉。
党中央充分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积极应对资源、环境、生态三者“有机联系”和“协同进化”问题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新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指导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突破及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绿色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当前有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农业支撑保障制度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指导农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要健全创新驱动与约束激励机制,农业生态补贴制度是当前亟待完善的一项重要政策制度。
农业生态补偿至今未有统一的概念,但学术界一致认为是一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政策手段,类似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农业补贴政策的“绿箱”政策,是依靠政府机构推动的,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技术及市场措施,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而牺牲自身利益的个人或组织进行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农业生态补偿在指导农业生产中遵循“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
近日,由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农业科学院梅旭荣研究员等合著的《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研究》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余欣荣同志从多视域揭示农业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提出,农业绿色发展是我国优秀农耕文化的宝贵结晶,是新发展理念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发展的时代产物。科技进步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支撑,我们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绿色转型,乡村重现“绿水青山”的生态美景。然而,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多样性还没有达成广泛共识,一方面享受生态福利的公众或社会群体未支付任何费用;另一方面,提供生态福利的农民也没有获得合理的报酬及奖励。在以绿色发展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亟需增强内生动力,以应对来自资源短缺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挤压”。
为解决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及问题,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全面激活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瞄准国内外政策创新前沿领域,开展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为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顶层设计、方法原理提供创新思路,为指导各地农业产业领域生态补偿政策实践发挥促进作用。
本书从理论内涵、方法原理、政策实践三个层面系统地开展了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我们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原理解析→方法构建→机制优化”研究主线,将“产业链-价值链-政策链”有机结合,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框架;创设生态补偿标准定价原理,融合多学科方法评估生态产品供给补偿标准;构建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制度框架,系统回答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为什么补”、“补什么”及“怎么补”等关键问题。
本书的创新之处有三点:
一是从外部性视角界定农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的内涵,划分绿色生产技术生态补偿的类型,包括:资源开发建设补偿、资源保护利用补偿、环境污染治理补偿及环境质量提升补偿等4个方面。
二是从多边界视角创设农业绿色产业发展生态补偿标准定价方法,统筹兼顾理论研究纵向边界、实践应用横向边界及政策支付能力三要素,构建“生态价值-环境成本-经济效用”三者有机结合的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体系。
三是全方位探明农业绿色产业发展生态补偿政策实践路径,包括: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视角探明政策方向与实施效果,从现代农业升级转型视角归纳政策演进历程与特征,从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视角提出农业生态补偿创新举措。
本书面向广大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政策研究的管理者、科研人员及学者,适合从事农业生态补偿、环境政策和生态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高校研究生学习和参考。同时,对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人员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