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贺高祥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今年6月开始,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中央多个部门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3600余所大中专院校600万余名学生组成30万余支队伍,围绕理论宣讲、党史学习、国情观察、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5个方面,就近就便、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1997年在全国正式开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参加“三下乡”的大中专学生已经超过1亿人次,服务企业300余万家,帮助贫困人口1000余人次。走进工厂车间、街道社区,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热火朝天地干起了小教员、小专家、小主播。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这些平日里在象牙塔里畅想未来的莘莘学子,没有了往日的稚嫩、娇气和高傲,多了几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气和“出水才见两腿泥”的朴实,在火热的实践里懂得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击穿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壁垒,将知识传授的小课堂与社会行知的大课堂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育人与育才、专业与人文的无缝连接,打通了“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活动中,青年学生走进基层、走进生活、走进群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自然、感知社会、感悟知识,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本领。他们通过“技能+特长+志愿服务”的模式,建起一个个党史学习室、政策小讲堂、法律服务站、农家科技小院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力。对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来说,不仅要读好有字之书,更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百姓,在社会大课堂中用心感受“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奇迹”,探析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里,发挥所学所长,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让山乡换新貌、展新颜。
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离不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放眼当代中国,无论是疫情防控一线还是卫国戍边前线,无论是体育竞技赛场还是科技创新前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随处可见。“三下乡”将思政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探索思政教学引导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滋养思政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有利于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有机衔接,有助于提高青年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和水平。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各学校应当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突破口,推进实践育人从“活动”走向“课程”,从“碎片化”迈向“规范化”,从“运动式”转向“常态化”,进而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砥砺爱国情怀、担当青春使命,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新时代大学生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青春才智推动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积极探索共同富裕的途径。一方面,从百姓日常的枝叶小事做起,让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另一方面要把“课堂教室”搬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寨边坝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继续为乡村全面振兴积蓄青春动能,各学校要在“严实新细”上下功夫,组织青年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一是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青春力量。二是贴近学生、贴近基层,切实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态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让过程锻炼学生,让成果惠及百姓。三是善于借助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新技能,在活动方式及内容上不断创新,增强青年学生、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要善于结合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产业策略等,进行“云调研”“云访谈”“云直播”等开展“云实践”,把社会观察、知识积累、实践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性意见和举措。四是在不断总结中提炼实践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效,力争推出一大批“一地一品” “一校一品”“一院一品”等亮点特色项目,让“实践育人”工作形成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财经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