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德清:城乡蝶变展一卷“诗画江南”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乡村振兴 > 正文

德清:城乡蝶变展一卷“诗画江南”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2-12-15 11:07

  一村一景 一镇一品 一县一貌

  德清:城乡蝶变展一卷“诗画江南”

  手机下单后不到10分钟,无人机就精准降落在了社区。苏炳楠掏出手机扫码,无人机起降点舱门打开,里面竟是一份热腾腾的鸡腿堡。“配送费9元,时间还快!”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满脸笑容。

  这种炫酷的配送模式,已成为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未来社区的特色场景。

  今年初,毗邻杭州的德清县,在全省率先全域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加快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创建。按照“一村一景、一镇一品、一县一貌”要求,积极探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风貌提升新路径。

  探索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新路径

  初冬时节的德清整体智治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在湛蓝的天空下,50多幢大楼鳞次栉比。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德清片区办公室位列其中,彰显出这个浙北小县的雄心壮志。

  这个总面积183公顷的风貌区,集首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召开地、全国县域唯一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于一身,“产、城、景、人”交融,科技引领特征鲜明。

  自浙江省启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以来,德清建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工作专班,全县25个部门、13个镇(街道)、4大集团和6家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配强专班力量。在整治提升进程中,坚持“微改造、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范、德清味”的城乡标志性风貌成果。

  “为了彰显德清整体智治特色产业的城乡风貌,我们充分挖掘‘地理信息+’独特的产业文化,落成具有明显辨识度的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德清县高新区建设局局长潘建宏说。

  按照方案,德清特色创建“七个一”:一处代表性特色建筑——国际会议中心、一处活力广场——市民广场、一处休闲绿地——凤栖湖公园、一个特色建筑改造案例——地信邻里汇、一项特色产业——地信产业、一个文化主题——地信科技、一套数字化公共运营平台——德清城市大脑,促进山水城更加融合,配套设施更加完善,风貌环境更加协调,人才更加集聚。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如何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德清通过实践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藏在绿水青山间的德清绿色生态旅游发展县域风貌样板区,重点串联五四、高峰、燎原、劳岭、仙潭、南路、四合、北湖、筏头和对河口等村落,依托莫干山名山效应打造“莫干论剑谷 两山样板地”,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推进为契机,连同庙前、后坞、紫岭三个行政村连片开展建设,通过发展旅游、农业、文创、体育等特色产业,打造民宿经济3.0版,实现由民宿单一产业向构建一体化乡村农文旅产业生态圈迭代。

  德清乾元—下渚湖—康乾“智富苕溪”县域风貌区,谋划县衙、县学、城门、城墙等标志性项目工程,设计非遗体验中心等一批特色场馆,推进古建修缮等15个“微改造、精提升”项目,高标准传承传统风貌。同时,对接杭州、上海等专业机构共建精准社区养老体系,引入数字化设备,建设养老健康屋、智慧健康驿站等,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未来社区逐渐从“盆景”变成“风景”

  今年78岁的苏炳楠,住在舞阳街道百合社区。老人平时喜欢吃鸡腿堡,经常去餐厅堂食或者点外卖,不过最近他“解锁”了一项新技能。

  下午3点,一架白色的无人机装着苏炳楠刚刚下单的鸡腿堡,从附近商场起飞。几分钟后,无人机在百合社区的起降点平缓降落。老人用手机点击扫码,就取到了这份热乎的“空运”外卖。

  在百合社区,除了无人机送餐,地下停车库也颇为炫酷。通过室内外一体导航应用,业主可以体验室内行人区定位1米以内,地下停车库行车区域定位3米以内的超高精度。

  清晨,体验无人智能蔬菜售卖机的便利;中午,社区食堂的人来人往;傍晚,千亩港旁的智慧漫步道上脚步声声……生活在武康街道新丰未来社区的居民,同样体验到了创建未来社区带来的便利。

  德清县城乡风貌办副主任、未来社区技术服务组组长许遗欧介绍,新丰等未来社区属于旧改类,在设计时侧重利用存量公共空间,根据群众最关注的需求,推进数字化多跨场景应用落地。

  在建设未来社区过程中,武康街道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居民代表、经营户代表座谈等形式听取意见建议,并把居民呼声最高的康体活动和数字化改造放在了首要位置。目前,居民生活环境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

  “力争到2025年底,德清将实现城镇社区未来社区全覆盖,促进未来社区从‘盆景’变‘风景’,推动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许遗欧说。

  德清创建未来社区的时间表上,更多可触可感更可入心的未来社区,正从美好蓝图中渐渐落地——

  阜溪街道兴山社区,各种数字小屋让居民提前享受到未来社区的便捷。“线上问诊,在线配药,现在的医疗服务真方便。”居民朱卫东刚刚从社区云诊室出来,对数字医疗赞叹不已。

  乾元镇直街社区,聚焦养老服务开设了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板块;春晖社区依托功能复合的邻里中心,打造舒适慢行系统;舞阳社区梳理空间资源,以微改、微治、微拓,促进社区有机更新……

  不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走进莫干山镇五四村,迎面便是一幢幢精致的小别墅。以花卉苗木、茶叶笋竹产业为主导的五四村,近年来通过打造“青年创客空间”引进多家企业,全年旅游总收入超亿元。

  “我们村还在全省率先推出‘一图全面感知’的乡村智治新模式,探索了一条以数字赋能破题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说。

  如果说数字化赋予城乡风貌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那么产业则是乡村持续美丽兴旺的源头之水。

  走进群山环抱、翠竹掩映的仙潭村,白墙黛瓦的民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如画的江南美景中。民宿数量已超150家的仙潭村,先后引进大仙潭宿集旅游综合体、仙潭美术馆等项目,还与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有限公司共建莫干山仙之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专业化推进“大仙潭”建设、经营与管理。2021年,仙潭村接待国内外游客1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1.9亿元。

  洛舍镇东衡村,曾是当地石材生产基地。2009年关闭矿山后,留下大片废弃矿坑。近年来,东衡村通过矿坑回填,村庄环境整治,不但旧貌换新颜,还因地制宜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通过规模种植、特色种植增加农业收入、借助“农地入市”政策盘活土地资源、规划建设钢琴文化园实现集体收入大幅提升。

  下渚湖街道上杨村,发展旅游综合体项目首次分红的61万元,已发放到305户村民手中。2022年,全村预计旅游接待人数约16万人次,营业收入2300万元,真正实现在好风景里布局新经济。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文化是魂。在德清,一批作家村、编剧村、综合艺术村,正通过艺术手段打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通道。

  “打造艺术村更像是一个‘种子工程’,艺术家沉淀到村里,才能创作出符合乡村特点的产品;村民浸润在艺术中,也能提升个体修养,提高生活品质。”德清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磊说,将艺术家引进村,把艺术设计融入乡村旅游,还能培育更多创新型文旅业态,加快形成德清独有的文化IP。

  地处莫干山南麓的“莫干山作家村”,依托村里41家各具特色的主题民宿,常年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交流展示活动。

  “我们是《花城》杂志社的创作基地,既有剑瓷艺术馆可供参观展览,又有2万多册图书组成的读书屋。”民宿莫干山居图的业主朱锦东说,自己的民宿每年举办多场作家沙龙、新书发布会等文化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朱锦东说,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原始瓷的发源地,这些是德清宝贵的人文资源。通过这些人文资源来提升民宿的特质,能让民宿经济更具生命力。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就是要一改以往只有节点、区块、条块美丽的现状,使之成为整体性、系统化的美丽集成。”德清县城乡风貌办有关负责人说。随着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的深入,德清将深入挖掘各镇街道自身特色资源禀赋,把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环境展示出来,着力增强“重要窗口”的风貌辨识度,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美丽城镇,展现德清气质的城乡风貌样板群。

  (记者黄海波,参与采写:王力中)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博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题展

  • 在智博会上感受“智慧”养老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