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杏树林下的科技小院

来源:新华网2023-06-14 09:07

  新华社记者李德欣、赵旭、田晨旭

  孟夏时节,天蒙蒙亮。北京农学院研究生高婕戴好遮阳帽、披上防晒服,驾驶电动三轮车载着两名同学从村委会大院驶出。10分钟后,伴随一声清脆的手刹声,电动车“干练”地停在一片杏林边上。

  卸下铁锹和样品袋,高婕绕林一圈,盯准了长势相近的三棵杏树。三人在距离每棵树1.2米的东南西北四个点位,用脚踩着铁锹使劲下挖,再把土壤揉碎混合装入自封袋,完成取样。

  “土壤也有生命,需要体检。我们把样品带回实验室,测定它的酸碱度、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给村民提出有针对性的林地管理建议,科学提升红杏产量和品质。”高婕顺手擦去布满额头的汗珠,“按照已检测的土壤数据看,大部分村民家的杏林,都面临施肥过量、营养过剩的问题,这不符合杏树‘喜素厌荤’的特性。”

杏树林下的科技小院

  北京农学院学生驾驶电动三轮车行驶在北寨村路上(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德欣 摄

  北寨村地处北京市平谷区,三面环山,因其独特的气候环境、富含砂石的土质条件,成为红杏生长的天然沃土,被誉为“中国红杏之乡”。然而,由于长期粗放式管理,村民们眼看红杏逐年减产、品质下降,打药、施肥样样不少,仍无济于事。

  2019年,北京农学院教授贾月慧团队到北寨村调研发现,村民普遍缺乏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网络销售方面的经验。“我们第一时间与有关部门联系,在村里建设了科技小院,让农学院的研究生分批次入驻、教师定期探访,帮助老乡解决难题。”

  杏花历经四轮开谢,北寨村的科技小院也迎来送往四批学生。高婕作为今年驻村的“新人”,不到两个月已跟不少村民成了朋友,更成了“科研队友”。

杏树林下的科技小院

  北京农学院学生高婕在北寨村科技小院进行土壤样品处理(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田晨旭 摄

  走进“孔府杏园”,墨绿色树叶下掩映着一簇簇黄里透红的杏果。取完土壤样品的学生们,又聚精会神听起了这片杏林的主人、北寨村村民孔凡利讲解种杏要领。

  “你看,我家这树下野草不少,好些人问我为什么不除掉。”已有20余年杏树管理经验的孔凡利,嗓门逐渐抬高,“夏天天热,这些草能吸收掉一部分闷热的湿气,杏就不会‘热脱皮’了。”话语间,他从裤兜里掏出一把钳子,随手剪掉枯枝。

  “夏剪、秋剪、冬剪,剪枝大有学问,这些都是孔叔教我的。”对于从小在城里长大的高婕,农村是最好的农学实践大课堂,村民们恰是最资深的社会实践导师。

  科技小院把农学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民们口述杏林管理中的实践经验,学生们总结提炼背后的科学原理,用实验数据加以论证,再“翻译”为统一、通俗的杏林管理方法,反哺给农民。

  “前期对北寨村杏树摸底时发现,孔叔种的红杏品相好、口感甜,拿到实验室检测后显示含糖量明显较高。”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李顺垒说,团队准备用量化的方式,分析这片杏林的各项环境指标,再对比长势较弱的杏林对应数值,找到影响红杏品质和口感的关键因素。

  农村大课堂包罗万象。在贾月慧看来,学生们正是以“自找苦吃”的精神,近距离感悟乡土中国的魅力。

  “有的孩子在学校一讲话就脸红,现在到村里天天和乡亲们打交道,沟通能力自然提高了。钻研红杏之余,学生还要成为多面手,比如处理雹害理赔、制作网络销售二维码,甚至手机上网教学,都是他们的‘业务’范畴。”

杏树林下的科技小院

  北寨村村民于纪红(左一)在杏林里与北京农学院专家交流(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旭 摄

  实践中,总有学生难解的问题。面对病虫害,学生“一键呼叫”,导师团队便驱车从学校赶到农田里“坐诊”,为杏树“望闻问切”。

  “教授们来了!”几十米开外,早已守在自家杏林门口的村民于纪红,一眼认出了北京农学院的老师们。

  近日来,于纪红家多棵红杏树干底部不断渗出褐色胶状物质,“就像血管破裂后往外渗血一样”,让他心烦不已。专家们顾不上寒暄,跟着于纪红径直小跑到地里,蹲下查看树干患处,集体会诊。

  “初步看,这片地平时施肥太多,养分比例失调,导致树体虚弱。您把外面的胶清理掉后,涂些石硫合剂,近期减少施肥,慢慢就好了。”北京农学院副教授刘杰的一席话,给了于纪红一颗“定心丸”。

杏树林下的科技小院

  北京农学院专家在北寨村村民的杏林里查看树体健康状况(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旭 摄

  如今,北寨村的红杏种植逐步走向科学化,红杏产业正企稳回升。北寨村党支部书记刘福东告诉记者,在科技小院的加持下,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学生们来了后,给我们开了网店,每年红杏成熟还帮忙处理网络订单。去年有50%都是线上销售。”

  自2009年全国首家科技小院成立以来,中国各地科技小院数量已超1000个,覆盖31个省区市,不仅为农业高等院校科研、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高产高效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新模式,也为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透过杏林,几近衔山的夕阳,洒在师生们和村民们的脸上。“专家给支招,心里踏实多了。”于纪红说着,紧拧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韩国

  • 习近平抵达韩国受到热烈欢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