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初,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东部的8000多亩农田里,水稻即将进入拔节孕穗期。“长势很好!”这里的种植户告诉记者,在这片良田沃土上,种植一季水稻和一季小麦,平均亩产分别达1400斤和1100斤。
细看就会发现这片农田的特殊之处:田块间隔50米就开有5米左右宽的大沟,不仅开得密,而且又宽又深——这里曾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盐城最早开发的盐碱地。
历史上,苏北沿海海岸线不断东迁,海水浸渍的盐淤泥发育成了滨海盐碱地。作为江苏的农业大市,盐城拥有1160万亩农田,其中近500万亩由盐碱地开发而来。
多措并举,不断改良盐碱地
滨海盐碱地受海水影响形成,盐分高、养分低、危害大。为了挖掘后备耕地资源,1952年,江苏在盐城设立新洋农业试验站。新洋农业试验站后隶属于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盐城市亭湖区东部这片8000多亩的盐碱地起步,开始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探索之路。
“滨海盐碱地发育在海水浸渍的盐淤泥上,积盐过程先于成土过程,盐源充足、排水不畅,导致地下水位浅、盐分补给快,极易返盐。”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葛汉勤介绍,早期改良遇到了许多困难。
葛汉勤打了个比方,治理盐碱地,就像看病治疗一样,有三种常见方法:做手术、吃药、调理。
田块之间的一条条大沟,便是“做手术”留下的痕迹。
“盐碱地上,首要解决的是‘盐往哪里去’,挖沟排盐是第一步。”新洋农业试验站站长洪立洲告诉记者,当时水利工程尚未完善,开挖沟渠后用雨水来冲洗排盐,也叫“旱改”。
为了在改良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块盐碱地第一次种上了耐盐的经济作物——棉花。棉花的根系可以涵养水分,叶片覆盖能减少蒸发返盐,棉花还能卖出好价钱,这里逐渐发展成商品棉种植基地。
90年代,随着河道水系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日益完善,这片盐碱地引来了上游淡水。那时,棉花的收益较低,这里开始种植水稻,实施“水改”。“有了灌溉水,洗盐加速了。”洪立洲介绍,到2000年,这8000多亩盐碱地的平均盐度降到2‰以下,基本脱盐。
除了“做手术”挖沟排盐,盐碱地还吃上了“良药”——化学改良剂。针对盐碱地碱度强、肥力差的“病根”,“药方”中增加了酸性调理剂、补充了氮肥。化学改良剂施到田里,当季见效:pH值从8.5降到8.0,为作物生长提供了条件。
相比第一块盐碱地缓慢的“疗程”,盐城最新开发的一块盐碱地——位于东台市的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条子泥10.12万亩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则通过“升级版”方案,实现了“隔年吨粮田”的成功改良。
在这连片的农田里,只见茂盛的水稻,却看不到一排排大沟。怎样排盐呢?“我们做的是‘微创手术’——用暗管排盐。”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东台)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尚辉介绍,管道埋在地下,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地下水抬升返盐,更重要的是通过集水管和排水渠将尾水排入生态缓冲区消解,减少了面源污染。
在“吃药治疗”上,这里也采取了创新疗法。尚辉介绍,一方面,化学改良剂照施,另一方面,在改良初期种植了一批“先锋植物”——碱蓬和田菁,它们一个降盐、一个肥田,都可以在中重度盐碱地上生存下来。更值得一提的是,田菁根瘤固氮培肥,根系分泌有机酸,很好地中和了土壤的碱性。
这片盐碱地2018年开始大面积改良,2019年部分田块就实现了两季平均亩产超2000斤——这标志着盐城盐碱地改土技术进入新阶段。
精挑细筛,选育耐盐碱植物
改良后的土壤种什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颗适宜的好种子被筛选出来,从种在田头到结出果实,要“过五关斩六将”。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洋试验场的20亩土地上盖了3个大棚,每个棚的地块里栽种着大豆、苜蓿、黑麦草等植物。仔细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有所不同:有的“格子”里,作物长势喜人,油亮亮的;有的“格子”里,作物虽然长起来了,但叶子枯黄;还有的“格子”里一片荒芜。
“这些4米长、3米宽、3米深的‘格子’,叫‘盐池’,是种子‘比试’的第一关。”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土农业研究室主任邢锦城告诉记者,比试分为两个项目:不同植物在同一盐度下的耐受程度,以及同一植物在不同盐度下的生长情况。
盐度怎样控制?记者看到,每个池中还有一截管子伸出土壤,所有管子连通到大棚外的一个调控室,里面有4个水池。“用海盐与水配置出高、中、低不同盐度——里侧两个小水池盐度是30‰,外面两个分别是6‰和3‰。”邢锦城介绍,这些盐水不是直接浇到土壤表面,而是通过埋在“格子”底部的管道,从下往上渗透,更接近盐碱地的真实状况。
为实现作物既耐盐、又高产、还好吃,选出的“耐盐冠军”还要与“高产冠军”“口味冠军”杂交,培育出“综合冠军”,再经过一代代繁育直到性状达到稳定。
接着,经过繁育的“综合冠军”被带到位于大丰区与东台市交界处的金海农场。这里是真正的盐碱地,也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种植示范基地。靠近海边的400亩地上,梯次分布着盐分含量不同的土壤。
“我们好中选优,筛选出耐盐又高产的大豆品种‘苏黄1号’。”农场管理人员刘冲介绍,农场还在持续比选优良品种。
大豆的“擂台”旁,是碱蓬和田菁的“比武场”。“除了是改良土壤的先锋植物,碱蓬还是优质蔬菜和油料作物,田菁可用于制作饲料,也要既扛得住高盐,又品质稳定。”邢锦城介绍,目前盐城已选育出“盐稻12号”“盐油杂10号”“盐豆2105”“盐菁6号”“沿海碱蓬1号”等耐盐水稻、耐盐油菜、耐盐大豆、耐盐牧草、耐盐绿肥等植物新品系30余个,起到稳粮保供的作用。
强产富民,拉长壮大产业链
记者在条子泥生态种植示范基地遇到卢基华的时候,他正操作无人机给水稻追肥。“最近水稻在抽穗,正是一年中最关键的时期,补充养分很重要。”种植能手卢基华介绍起自己的经验:盐碱地上种庄稼,不仅要经常补水压盐,施肥也要“少吃多餐”。
卢基华是东台本地人,今年58岁,过去承包村里的流转土地种水稻,2018年被公司“挖”来开发盐碱地。他被聘为田间管理负责人,带着36名农民种植1.2万亩农田,年人均收入10万多元。
尚辉告诉记者,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支持下,一方面,通过多措并举的“升级版”方法进行盐碱地治理改良,大大缩短了开发利用周期;另一方面,精选耐盐碱特色品种,“苏黄1号”“盐菁6号”等从金海农场脱颖而出的“擂台冠军”都在这里进行了规模化种植。
最令尚辉骄傲的是,这两年,基地的水稻田里还种上了“南粳9108”——这是一种优质稻米,在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中获得金奖。“亩产稳定在750斤左右,很受市场欢迎。”卢基华告诉记者,这意味着盐碱地通过治理,也能大面积种植优质水稻了。
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东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四新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1.2万亩绿色有机农田每年收获水稻、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8300吨;2.6万亩“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养殖梭子蟹、基围白虾等水产品年产2万吨;打造“条子泥”农产品品牌,包含二大类18个细分品种,年总产值6亿元。如果算上从上游饲料到下游加工,拉动整个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
再算算社会账:除了吸引卢基华这样的职业农民30多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基地的种植板块每年忙季还面向周边招募季节工,每年用工超3000人次;水产板块则是对外发包,累计带动近1万名农民增收。
在这片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中,还有一笔生态账——
海堤里侧的连片鱼塘旁,有一块720亩的开阔地。透过架在堤上的望远镜,可以看见数不清的鸟儿正在休憩,有细长脖子的白鹭、红色长腿的东方白鹳、朱红色羽毛的火烈鸟……这里就是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条子泥720高地”。
“这片盐碱地围垦时,我们预留出4万亩生态用地,并在2020年又让出720亩养殖区,改造地形、修复湿地。在滩涂上觅食的候鸟不用为躲避涨潮而四处找落脚点了。”林四新介绍,每到收获季,鱼塘、田里还会留点小鱼小虾或作物给鸟吃。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很好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记者 姚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