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11月22日晚,全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现场推进会新闻通气会在山东滨州召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介绍,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已由十年前的8%降至3%左右。
近年来,国家通过多种措施指导农户储粮,助农减损成效突出。通过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累计为全国农户配置科学储粮装具1000万套。指导东北地区着力整治“地趴粮”,加强技术培训和服务,围绕节粮减损增效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农户科学储粮意识不断增强。
通过优化产后服务,减损增收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全国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产粮大县产后服务全覆盖,为农民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等服务,促进粮食提档升级,减少粮食损失。
据调查,2022年,全国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服务农户1700多万户,清理粮食1.6亿吨,烘干粮食4500多万吨,帮助农民减少粮食损失1200多万吨,在助农减损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近7亿吨,“四合一”储粮技术(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在广大国有粮库普及应用,我国储粮技术水平总体居世界前列。
周冠华表示,推进节粮减损,涉及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各环节,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接下来,粮食和储备部门将继续做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牢牢端稳“中国饭碗”。(记者 谢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