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海报丨“农业大摸底”摸出了你家乡的哪些宝藏特产?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AI海报丨“农业大摸底”摸出了你家乡的哪些宝藏特产?

来源:光明网2024-01-11 17:03

  哈尔滨的一次回礼,却意外引发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全国农业大摸底”,各省文旅纷纷掏出自己“压箱底”的礼物,这些礼物之“冷门”,就连本地人都被惊到了,纷纷表示:咱家还有这种好东西?我怎么不知道!

  黑龙江蔓越莓

  过去,由于进口价格和运输成本高昂,国内蔓越莓几乎都以蔓越莓干或冷冻蔓越莓的形式出现。直到2010年,我国将蔓越莓从北美地区引入东极抚远进行研究,并于2015年正式开始在黑龙江抚远市进行蔓越莓大规模种植。

  经过多年发展,抚远的蔓越莓种植面积达到4200亩,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

AI海报丨“农业大摸底”摸出了你家乡的哪些宝藏特产?

  安徽鹅肝

  朗德鹅原产法国,是世界著名的鹅肝专用品种。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的水土和气候十分适宜朗德鹅生长,20世纪80年代便引进了这一品种。

  近年来,六安市朗德鹅产业不断发展。鹅肥肝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霍邱县花园镇、长集镇、孟集镇三地,成为全国最大的朗德鹅生产基地。截至2021年,霍邱县已形成年养殖加工朗德鹅300多万只、加工鹅肥肝2400吨、鹅副产品15000吨左右的生产能力,产业产值15亿元以上。

AI海报丨“农业大摸底”摸出了你家乡的哪些宝藏特产?

  甘肃南美白对虾

  原产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的南美白对虾,如今已经“游”进河西走廊。

  临泽县白寨村是甘肃省张掖市的第一个海产品养殖基地。据央视新闻报道,2023年9月,位于甘肃张掖的一家养殖合作社迎来了南美白对虾的丰收。今年1月,合作社投入第一批虾苗,采取“海鲜陆养”模式,进行工厂化养殖,合作社的南美白对虾每年可产出6茬,每茬产量可达2万斤。

AI海报丨“农业大摸底”摸出了你家乡的哪些宝藏特产?

  山西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远近闻名,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山西也有味道鲜美的黄河大闸蟹。

  大闸蟹品质首先取决于养殖环境,黄河滩边的水质优良,水草丰茂,饵料丰富,气温适宜,能够为大闸蟹的生长提供优越条件。山西运城临猗县孙吉镇薛公村养殖的“黄河大闸蟹”以其品相美观、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而走俏全国市场。

AI海报丨“农业大摸底”摸出了你家乡的哪些宝藏特产?

  四川鱼子酱

  四川雅安除了有大熊猫,还有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鲟鱼。鲟鱼身上最珍贵的莫过于鲟鱼鱼卵,鱼子酱也与鹅肝、松露并称为世界三大顶级美味,而全球有12%鱼子酱产自雅安天全县。

  雅安天全县利用纯净的高山冰雪融水养殖鲟鱼,2022年生产了50吨鱼子酱,主要出口对象是西欧和北美等地区。如今全球市场上,中国产的鱼子酱比例超过50%。

AI海报丨“农业大摸底”摸出了你家乡的哪些宝藏特产?

  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胡冰川表示,推广这些不为人知的特产,更是对乡村独特资源的有效挖掘,有助于形成地域品牌,提升地方知名度,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

  重庆澳龙、云南松茸饼干……这些出人意料的土特产,其实是给了各地特色农产品一次绝佳的宣传机会。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让好产品“飞入更多百姓家”,才能真正接住这波“泼天富贵”。

  策划:谢芸 武玥彤

  AI海报制作:卢敬雯(实习)

  资料来源:央广网 重庆共青团 中国甘肃网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带你畅游中国!“俑”闯60项世界遗产

  •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感受科技之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仓储物流、智慧巡检等工业场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提高生产力,与人类高效合作,可能为许多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
2025-07-28 09:28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就带着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话”,展望了具身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
2025-07-28 09:28
在产品研制阶段,科研人员重点针对能量高效汇聚—传输、月壤致密化输运等问题,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
2025-07-28 09:27
当日下午抵达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区通天河直门达河段,进行了多学科采样观测,这意味着2025年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2025-07-28 09:25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指出,招募研究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是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已超过7800亿美元,达到美国96%的水平,10年前这一比例为72%。
2025-07-28 09:24
艾玛口中的“邦邦车”,是一台由中国企业邦邦机器人独立生产研发的智能辅助出行机器人。爬坡、颠簸路况行进、刹车制动……走进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的邦邦机器人研发中心,不少新产品正在进行多环节测试。
2025-07-28 09:24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加载更多